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2 / 2)


  后来先帝被选出继承大宝,后又聘傅氏女为后,他欲拉拢傅氏拔除权臣权宦,“挚爱”傅皇后足足二十年,那么期间自然不能出来一个宠妃的。

  所以丽妃一直不得宠。

  但怎么说呢?在前期贵女云集的先帝后宫,一个出身卑贱到极点的有子低阶嫔妃,那就明晃晃靶子,这母子俩能不能活命都是个问题。

  于是,先帝就给丽妃准备一个帮手,同时也立起一个更显眼靶子。

  丽妃生得小家碧玉;而朱美人妍丽,姿色为先帝身边一众宫女之最,又忠心沉默,还是家生子。

  同为自幼伺候主子的宫人,朱美人心知肚明,但她无法反抗,唯有装聋作哑,一直以丽妃马首是瞻,吸引火力从不敢流露怨恨,只竭力保存自己和儿子。

  可惜百密总有一疏,朱美人终究还是死了。死在她好不容易熬成中阶嫔妃,不用再处处挨打之时。

  凌妃,连失二胎后惊闻娘家倾覆满门抄斩,这疯疯癫癫的女人突然出现在御花园,死死瞪着丽妃恨道,死也拉着她下地狱。

  先帝并不乐意添一个流淌着凌氏血脉的儿子,于是授意丽妃动手脚,当然事成后这是意外。

  手持金钗冲过来的凌妃状若疯虎,丽妃惊惶之下往旁边朱美人的身后一缩。她躲过一劫,可惜朱美人不但被戳了一钗,还被推下台阶,狠狠磕了一下头部。

  朱美人死了。

  求生欲极强的她,挣扎了几个昼夜后,还是香消玉殒了。

  咽气前,她附在儿子的耳边将实情告知他,目的并不是让他报仇,而是嘱咐他多多谨慎,务必小心保存自己。

  当时形势比人强,儿子又小,想顺利长大只能靠丽妃保护。她断断续续道,不要报仇,不要怨恨,熬得长大封王去了封地,就好了。

  可凭什么呢?!

  魏平面容狰狞一瞬,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他装糊涂装孝顺,认贼做母多年,真的只能苟且偷生吗?!

  不,不可能的。

  他怎么可能不怨恨?他怎么可能不复仇?

  他必得将那母子二人伪善的笑脸撕了个粉碎,让她尝一尝被金钗反复刺穿身体,被重物反复敲击头脑,长久缠绵病榻却无法死去的痛苦。

  魏平重重喘了一口气,闭目平复情绪,片刻后方重新睁开。

  不过他的屈辱隐忍十余年,唯唯诺诺以养母庶兄马首是瞻,指东从不犹豫往西,也不是没有成效的。

  最起码皇帝深信已将自己完全掌握在手中,起不了异心,也没能耐起异心,不是吗?

  魏平讽刺一笑,缓了缓情绪,对卫诩道:“只不过,我们还是得多做些准备才是。”

  以免届时真生变,计划赶不上变化。

  卫诩点头:“确实如此,不过此事急不得,需……”从长计议。

  一句话尚未说完,他声音却陡然一顿,倏地抬头,往前方的气窗望去。

  卫诩来了洛京后就住在这个偏殿,每日天未亮即起从不例外,行功赏景之后便端坐此案后品茗,魏平来了一起,不来就独自一人。

  白日他不爱在室内燃烛,而东边有几处气窗,清晨之时,总几块巴掌大的光斑透进室内,有一块还正正好投在他案前。有时候是阳光,没阳光就是天光。

  卫诩方才说话时,视线随意移动,扫过案前时他却一顿。

  光斑没有了。

  有人?

  他倏地抬头,直直看向上方气窗。

  没见人,巴掌大的气窗可窥见一块灰白色的天空,有枝叶一晃而过。

  他手一撑椅背,人已纵身出殿,瞬息间飞掠至气窗之外的廊下。

  作者有话要说:  安王虚惊一场了,其实魏景并不打算揭发对方杀丁化,书信什么的他也不在意,因为他不打算和安王政斗呢。

  他目标是起兵推翻大楚,关注济王安王和朝堂局势,主要是为了知己知彼,并推测大变后的局势而已。

  第64章

  卫诩倏地抬头, 廊道顶气窗前空空如也。

  他微微侧头。

  溪流, 假山,错落有致的花木, 碎石铺就的小径,甬道,还有几棵已满树翠绿的老海棠。

  冷电般的目光缓缓扫过, 一切如常, 寂静中,还能听见不远处巡逻卫兵军靴落地“踏踏”声。

  “可是有人?”

  魏平已尾随而至,他警惕肃然, 左右扫视。

  “没发现。”

  没发现,不是没有人,卫诩有一种感觉,刚才气窗外有人。

  他纵身上梁, 垂目仔细察看,梁枋薄薄一层浮尘静静铺陈其上,不见丝毫被拂拭践踏过的痕迹。

  他脚尖一点, 人已立在屋顶。

  院外守卫重重,远处重檐飞脊, 一阵尤带春寒的冷风猎猎而过,卫诩雪白衣袂翻飞, 而眼前老海棠有一枝不知何时被吹折了一半枝丫正被风卷起半圈,猛烈摇晃。

  这枝丫绿叶葱葱,它摇晃得最剧烈的时候, 正好能够得上气窗前的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