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6章粮食的种子(2 / 2)


  半分钟后,当他打开袋子,不由愣住了,里面居然是一袋金灿灿的稻谷。

  他闪电般的抬起头来,看向陶然儿。

  陶然儿笑开了花,兴奋地对他拍手笑道:“傻瓜,这是粮食种子啊!”

  李信志对她说道:“我知道这是稻谷的种子——”可是有什么用呢,眼前的饥荒是全国性的,他苦笑道,“你这里的粮食这么少,将它去壳,磨成大米,大概也只能够一个人吃一餐了。”

  陶然儿哭笑不得,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对他说道:“小笨笨,你可千万不要想着把它吃掉,我告诉你这是种子,把这些种子种下去,江南以后再也不需要向别的国家买粮食了!”

  李信志仍然不明白,他看了看手中的种子,对陶然儿反问道:“这一点种下去就够整个江南的人吃饱——”

  感觉像天方夜谭。

  陶然儿只好让自己平静下来,对他解释说道:“不不,暂时肯定是不行的。你先把这些种子分给江南所有的大臣,叫他们的家属去种植,然后再收获种子上来,等到到了一定的量,再将种子分发给所有的世家,再过一年,收获种子上来,再将种子分发给江南所有的百姓,让每一户人家都种了这样的稻谷,嗯——”她在脑海里快速地思量着,算盘珠子拨得飞快,一年出两季,两年出四季,三年出六季,她对他笑道:“如果一切顺利,三年后,江南就会成为粮食大国!我们再也不用向其它国家花重资买粮食了,有时候还买不到呀,自己有的话,万事不求人。”

  哈哈哈,她大笑起来,紧紧握住李信志的手,对他说道:“到那个时候,我们江南天不怕地不怕,天塌下来可以当被子盖,哈哈。”

  在陶然儿的笑声中,李信志仍然不明白,他反复看了看那袋中的种子,他们金灿灿的,简直比黄金还要珍贵,他缓缓说道:“这是江东的粮食,你从江东偷偷带过来的,可是我们江南没有江东那样的气候和广阔的平原土地,我们江南土地少,盆地和山地居多,蝗虫成灾,另外,江东之所以是粮食大国,并不是说他们种子有多好,他们的种子虽然结食多,但是病虫害十分厉害,每年也是深受蝗虫的危害,江东之所以成为粮食大国,是因为他们土地多——”

  陶然儿才想起自己心急之下,将最重要的事情忘了说了,她拿出一颗稻谷,在李信志面前晃晃,对他眉花眼笑地说道:“对对,你说得对,但是老公,你听好了,这不是江东的种子,这是我在江东研发的种子!我将江东结食多和抗病虫害的两种稻谷杂交培育研究发出来的种子,现在这种子,既结食多又抗病虫害,所以不管江南多么环境恶劣,土地多么少,这种子种下去,江南肯定会成为粮食大国!这叫杂交水稻,哈哈。”

  呃,她又抄袭了,这次抄袭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听到陶然儿这么说,李信志终于明白过来,他的眼睛亮了,原本昏暗无神如今像黑曜石一般闪光。

  如果陶然儿说的是真的?

  李信志变得激动起来,一颗心如同擂鼓似的疯狂跳着,他的嘴唇如同含了滚烫的热油开始哆嗦起来,他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从陶然儿的手指间接过那颗珍贵无比的种子。

  他对着亮光细看。

  然儿说的是真的吗?

  假如一切是真的,三年后,他们江南种出丰富的粮食,人人都能吃饱,军强马肥,肯定是天下无敌了!

  李信志兴奋地看着陶然儿,只觉得她像一颗小太阳,照亮了他的天地。

  陶然儿总结陈词,双手抱着胸,对李信志自信满满地说道:“你相信我吧,按我说的去做吧,这是杂交水稻,我可以以我项上人头作担保,三年后,江南肯定胜过江东,成为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

  李信志微笑起来,将那粒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布袋中,然后将布袋紧紧地系好,他将布袋放在自己贴身的衣物里,然后伸出手,猛地抱住了陶然儿转起了圈圈。

  陶然儿吓了一大跳,在急速地旋转中,只觉得头晕眼花,她失声尖叫起来,引得外面侍候的宫女纷纷跑进来看,看到皇上与皇后如此恩爱,又通红着脸笑着退了出去。

  李信志不知道抱着陶然儿转了多少圈,才放她下来,又没完没了地在她的头发上脸上亲着,他骄傲地说道:“然儿,朕说过你是我们江南的福音,你胜过所有江南的臣子,哈哈,娶了你,真的是朕的福气啊——”

  李信志激动得手舞足蹈,他重新变得信心十足,雄姿英发,他说道:“我明天一大早就通知所有大臣,将种子分发下去,三年后,哈哈,我们江南再也不会挨饿了,哈哈哈——”

  然而,李信志的笑声戛然而止,因为他想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三年后不会挨饿,但这三年怎么办,此时此刻,饥荒如火如荼地在江南的大地上蔓延开来——

  这燃眉之灾如何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