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9章半夜笛声





  (89)

  陶然儿骑在马背上,征征地听着,不由入了神。

  笛声悠悠地传来,吹笛人仿佛气定神闲一般,笛音不急不徐,在这夏夜清风之下,显得分外的动人。

  常胜对陶然儿问道:“是谁有如此雅兴,在月夜下吹笛?”

  陶然儿仍旧静静地听着,脑海里思索着是什么曲调,她对常胜问道:“会不会是我们的将士?”

  常胜笑了起来,对陶然儿说道:“来行军打仗的,都是武夫,个个都是不通音韵的糙汉子,哪会对音律有如此的造诣——”

  陶然儿对他说道:“那么会是谁在月夜吹笛呢,按理来说,这附近方圆五十里,也不可能有敌人啊,因为天神城已经归降了,我们接下要来攻打的城池距离这至少有五百里路程——”

  常胜点点头,笑道:“我也搞不懂,不知道是何方高人——”

  陶然儿沉默着,在那里苦苦思索,与此同时,她的手如同识途的老马一般,也极想弹奏古琴,假如她面前摆着一张琴的话,估计肯定就控制不住地弹奏了起来。

  常胜这个时候说道:“其实江南的队伍中,也有与这个吹笛人并肩才艺的人。”

  陶然儿征了一征,立马问道:“是谁?”

  笛声仍旧在响着,如泣如诉,又充满了慷慨豪迈。

  常胜深情地凝视着陶然儿,对她轻轻地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你是说我?”陶然儿一张俏脸不由红通通起来。

  常胜笑道:“是啊,以前,我陪你一起出使江东借粮食的时候,为了借到粮食,你不是送了江东孙赫武一张古琴吗,你还弹琴了一曲《送别》就因为那一首曲子,打动了江东王,最终他同意借粮食给我们。”

  和陶然儿在一起的任何一件事情,他都铭记终生。

  因为常胜的话语,陶然儿猛地想了起来,这个吹笛人吹的是《笑傲江湖》!“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这首现代的曲子,只有她弹奏过,是什么人,在听了她弹奏一遍之后,可以用其它乐器再次演绎出来?

  难道是?

  陶然儿思索到这里,眼前一亮——

  不可能啊,按理来说,他没有时间到这里来。

  陶然儿在脑海中把自己的猜想再次推翻。

  常胜突然说道:“我已经知道吹笛人在哪了。”说着挥动马刺,马儿如同闪电一般往右方驰去。

  陶然儿也立马挥动马刺,紧紧跟随常胜。

  然而,两个人纵马急驰了半个小时,常胜在一片山坡上停了下来,却听到笛声突然停止。

  常胜和陶然儿互相看了看,常胜对她轻声说道:“吹笛人就在附近,我猜得没错,不然,他不会突然停止吹笛——”

  陶然儿清了清嗓子,对着夜空喊话:“是江东王吗,故人重逢,请现身吧!”

  常胜听到陶然儿如此说,不由愣了愣,对她说道:“你怀疑是江东王,不可能,他也在率领大军进京,他是从东线进京,我们是南线进京,我们互不相关,最多在一起攻打长安城时会兵戎相见——”

  陶然儿没有出声,两只大眼在夜色下如同猫头鹰一般四处寻找着。

  “哈哈哈,哈哈哈——”一阵豪放的笑声响起,然后伴随着“得得得”的马蹄声,陶然儿和常胜立马追了过去,只看到黑衣人的一个背影。

  两个人明显追不上了,只得停止,打道回府。

  常胜对陶然儿问道:“真的是江东王吗?”

  陶然儿沉默,因为她也不确定。

  常胜对她说道:“我倒是觉得这个吹笛的黑衣人,对我们好像并无敌意,不然的话,刚才我们在明处,他在暗处,完全可以对我们动手的,所以不是敌人,就是朋友,也许——”

  常胜推断到这里,对她说道:“姐姐,上次我们被天神城的将士围住的时候,也是最后关头被人救了,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陶然儿仍旧不说话,一会,她才说道:“不要管了,既然几次三番地出现,那么,迟早会露面的,我们回去吧,明天继续北上。”

  常胜只好沉默地点点头,两个人在夜雾中回营。

  江南大军在天神城休整了两天,之前立功的将军,陶然儿将天神城赏了他当城主,将军十分激动高兴,他让自己的一个家臣留下来当城代,然后继续跟随着江南大军北上,其它的将士也受到鼓舞,只要多立战功,说不定北上进京成功,自己就拥有好几个城池呢,军师言出必行,赏罚分明,所以江南的将士们都斗志昂扬,急着立功。

  将近四十万的大军开始急行军,在夏天的炎炎烈日下,他们一路高唱战歌,不顾烈日,如同破竹之势,就像湍急的河流,以急快的速度北上。

  与此同时,陶然儿作为军师,已经名扬天下,这次因为她几次三翻立下赫赫战功,因此,江南军师的名号比起当年她女神农的称号更要传得响,传得广,传得亮。

  以前,江东传出“得女神农者得天下”的消息时,有些国家听了也只是笑笑,并不表示太相信,自古至今,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因为会种地的人多得去了,得了一个农民,就算她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农民,比一般的农夫要厉害一点,但是也不可能凭借着她一己之力得天下,因此,当时,虽然巧姐使消息广为传播,但是最终只有江东绑架了陶然儿,之后陶然儿回到江南,也相安无事。

  然而,这一次不一样,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军师是极其重要的,当年的三国,刘备得了解诸葛亮,一扫之前软弱的气场,后来建立蜀国,与其它两个国家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之后的蜀国,要知道刘备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卖草鞋的,而且他深深爱着自己的草鞋事业,行军打仗的时候,一旦不开心,他就会坐下来编草鞋,等到草鞋编织成功,他的心情也就变好了,总之一句话,在乱世之中,军师简直就是一个国家的中流砥柱,一个国家如果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那么,这个国家就可以称霸天下。

  因此,因为陶然儿具有天下第一的谋略,在江南北上进京的路上,一路凯哥高奏,大军具有破竹之势,如同决堤的洪水,以极快的速度在吞并着末朝的城池。

  陶然儿凭借着赫赫战功,扬名天下,与此同时,她的危险系数也加倍了。

  只是她自己不自知罢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特别是还是这种漫不经心,很不在乎地成名的。

  与此同时,江南的大军,所有的将士们都为他们的军师骄傲,但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