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1章有人劫法场(1 / 2)





  (101)

  陶然儿被两个江东的士兵大力推搡着,跪在了行刑台上。秋风一阵一阵地吹过来,如同冰冷的水一般,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

  以陶然儿清高的性格,在这个时空,她从来不为向任何人下跪过,活了这么多年,唯一向李大娘下跪过,因为她是她心爱之人的母亲,是她的婆婆。

  如今要她跪在地上,她肯定会反抗,但是此时此刻,看到小七不听从她的劝说,倔强地要劫法场,陶然儿担心他鸡蛋碰石头,搭上自己年轻的生命,因此,任由士兵将她推着跪倒在行刑台上,她的目光仍旧在焦急地在人群中搜寻着小七。一颗心焦急得仿佛热锅上的蚂蚁,她几乎要哭出来了。

  可是小七,好像空气中的一粒尘埃,大海中的一滴水,突然消失不见,陶然儿一颗心慌乱得不得了,她的内心又痛苦又绝望。

  她在心中大喊道:“小七,你一定要听嫂子的话!我死了不要紧,你不要冲动啊,小七——”

  陶然儿欲哭无泪,此时此刻,主持行刑的人大声地念着什么,无异是她该死的罪状,陶然儿没有心情去听,她的耳朵仿佛在一瞬间出了毛病,她与那个主持行刑的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她的视线仍旧在焦急地寻找小七,她的身边站着行刑的会子手,他的手上拿着寒光闪闪的大刀,他的大刀已经举到半空中,反复尝试几次,就等着命令一下,他手起刀落,陶然儿脑袋落地了,他甚至伸出手来,将陶然儿的脑袋往前面按了按,逼着她不得不低下头来,然后他用刀将她后颈处的碎发刮掉,露出雪白欣长的脖颈,看到陶然儿如同天鹅一般的细长脖颈,看到她年纪轻轻,美丽非凡,却要在自己的刀下做刀下之鬼,行刑的人有些于心不忍,但想到这是皇帝的命令,他不得不执行,因此,行刑的人只好移开视线,逼着自己把心肠硬下来。

  秋风越来越猛烈了,树上的叶子被吹落下来,一片一片地朝着陶然儿的脸上刮过来。

  陶然儿的一颗心几乎要碎了,此时此刻,她已经全然忘记,自己在下一分,下一秒,马上就要人头落地了!她只记挂着小七,小七去哪了,为什么她找不到他了,他到底会不会听她的,但愿他听她的。

  她睁着水晶般的大眼焦急地在围观的人群中寻找着,她却不知道,在围观群众的眼里,她早就是一只待宰的小兽了。

  这个时候,只听到主持的人说话说完了,他停了下来,空气变得像死一般寂静,因为到了关键时刻,围观的人也不再说话,四周一片坟墓般的安静。

  行刑的人将大刀举到了刀顶,明媚的阳光照着明晃晃的刀身,发出一片刺眼的亮光。

  “行刑!”一声令下,刽子手一声大喝,大刀落了下来,陶然儿闭上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在极端的寂静之后,时空仿佛停止,陶然儿发现自己仍然有知觉,她感觉到大刀并没有落下来,她的脑袋仍旧完好无损地在她的脖子上,她讶异地抬起头来,就看到刽子手眉心中了一只短镖,如同女人眉心的朱砂红点,她眨了眨眼,仿佛出于某一种魔力的作用,刽子手如同一座山似的轰然倒塌在地。他沉重如山的身躯若起尘埃四起。

  人群中一阵骚动,仿佛原本平静如镜的湖面,突然起了一阵涟漪。

  陶然儿清醒过来,意识到有人劫法场了,有人来救她了!

  刚才那个刽子手眉心上的短镖,就是救她的人发射的。她激动地站了起来,手脚上的铁链因为她的激动也哗哗地响起来,电光石火间,陶然儿就看到小七和李三如同两道闪电一般,跳到了台上,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奔到她的面前。

  陶然儿看着他们两个,悲喜交集,心中涌起阵阵暖流,原来李三也在的,他也来救她了!

  小七拿出一把短刀,砍向陶然儿的手链和脚链,那把小刀削铁如泥,很快的,手链和脚链应声而断,陶然儿重获自由。

  陶然儿凝视着小七和李三,不由激动得落泪,可是她仍然担心他们的安危,用尽全身的力气,对他们大声说道:“你们不要管我,他们人多,你们两个人不是他们的对手,你们快走!”

  她一边说话一边用力推开他们,然而小七和李三却一人拉着她的一只手,李三微笑着安慰说道:“嫂子放心。”

  陶然儿痛心极了,她放心什么?他们只有两个人,此时此刻,电光石火之间,江东的军马已经围了过来,他们将行刑台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全是江东的军马,那些围观看热闹的人众,因为突发事件受到惊吓,已经纷纷作鸟兽散,只有一些胆大的,仍旧在外围远远地看着热闹。

  看到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般的江东人马,陶然儿的一颗心凉成冰块,她对他们自责地说道:“是我害了你们。”

  两个人如何对付千军万马,继而带着她逃出生天?

  她痛苦地伸手捂住脸,哭泣着说道:“早知道有今天,我绝对不会带你们出使江东,对不起,对不起,是我的错。”

  李三不知对小七说了什么,小七点了点头,李三松开了小七的手,像一块盾牌一般挡在了前面,小七紧紧地握着陶然儿的手,另一只拿着一把长剑。

  他们如同竖起浑身刺的刺猬,与江东的人马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江东的将士首领轻蔑地冷笑两声,笑李三他们的不自量力,妄想以螳螂之臂挡千军万马?他突然一声令下,立马,几十个将士就如如狼似虎地朝着李三他们扑了过来,李三一个人挡在最前面,奋勇杀敌。

  陶然儿看到此情此景,知道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三个人一起死,她不由一阵痛苦,她对小七说道:“小七,你不要管我,趁现在还有机会,马上逃出去,小七,算嫂子我求你了!”

  她现在最大的心愿不是自己生,而是李三和小七活着逃出去。

  小七却紧紧地握住陶然儿的手,对她微笑说道:“小七,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陶然儿拼命地挣扎着,想从小七的手心里抽出自己的手,然而小七的手却如同铁钳一般,不管她怎么用力,都抽不出来。

  陶然儿急着眼泪都掉下来了。

  此时此刻,寒意彻骨,哪里像是秋天,简直就像冰雪覆盖的冬天。杀气如同冷气一般,从四面八方侵袭过来。

  这个时候,东南的角上又是一阵喊杀声,有一队人马从外围杀了进来,陶然儿呆了一呆,心中升起一线希望,小七微微笑道:“那是我们江南埋伏在江东的眼线,我说你有难,召集了他们。”

  陶然儿眼前一亮,心中一动,有了希望,是啊,李信志虽然不能及时赶来救她一命,但是江南在江东肯定有细作的。

  然而,希望生出来几秒钟,又全部熄灭,那队江南眼线还没有冲到行刑台,已经全部阵亡,他们消失不见,所有的人都在江东将士的脚下被践踏成泥了。

  陶然儿心灰似炭,急急地说道:“小七,不行,你们还是快走吧!”

  小七仍旧摇摇头。

  这个时候又是一声喊杀声,陶然儿抬起头来,就看到西南角出现了一支队伍,队伍的人数和刚才的人数差不多,小七告诉她:“这是中原在江东的眼线,三哥召集的,但是中原与江南一直不合,所以我们短时间没法让他们团结起来,刚才江南进攻的时候,如果中原的人马一起进攻,我们胜算应该蛮大的,只可惜他们不团结,又因为事发突然,他们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所以不肯与江南的眼线联合起来,一起增援,现在看来我们处于下风,才突然增援,只是我看哪,胜算可能不大了——”话语里充满了悲伤。

  小七的话还没说完,中原的眼线已经全部阵亡,他们集体倒下,任江东的将士的铁蹄践踏着。

  陶然儿彻底绝望,知道江南中原的人马全部战死,她今天是肯定要死在这里了!她看向一个人在前面拼杀的李三,此时此刻,他已经成了一个血人,阳光照耀下,红通通的一片,简直比当年在长安平息暴乱时还要可怕,他的身上有他自己的血,也有江东人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