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4章放弃北征(2 / 2)


  寺院外面,绿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接近透明,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唱着歌,在歌颂这个美好的春天,江南大臣们的心里,人人却像压了一扇沉重至极的铅板。

  对于陶然儿来说,东征的这些天来,她日日提心吊胆,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觉,她心事重重,总担心会有很多事情发生!

  浩浩荡荡的东征大部队,已经越过黄河,越过了长江,越往南走,天气越来越暖和,风景也越来越美丽,可是她的心,却越来越如热锅上的蚂蚁。

  聪明如她,自然知道,自从她和王思明的军队从长安城出发之后,王思明与她东征的这个消息,就会像生了翅膀的鸟儿一般,在短时间传遍天下。

  江东会知道,江南也会知道!

  江东知道也无所谓,因为她和孙赫武事先有约定,此时此刻,她是遵守约定出发了。

  孙赫武收到这个消息,应该会如同食了定心丸一般,会心一笑,然后像一个猎人般静静等待吧。

  可是江南呢,江南并不知内情,李信志和江南的朝臣一直蒙在鼓里,他们一旦得到这个消息,会是什么反应?

  此时此刻,江南应该如同经历地震海啸,人人的心里都惶惶不可终日吧。

  每天晚上,在自己军师的帐营里,陶然儿想到这件事情,就纠心得睡不着觉,她在帐营里反复地走来走去,房间里仿佛随时会羞火。

  她的面色越来越苍白,身形越来越瘦削,王思明问起,她就只说过于疲倦的缘故。

  陶然儿自然明白,江南得到这个消息,肯定会十分震惊,李信志更是会心碎成渣渣,他以为她彻底忘记了他,很快,就要与江南为敌,然后他们要在战场上相见了!

  江南的家臣们,肯定更是怒火朝天,再加上无比震惊惶恐,他们肯定会说唇亡齿寒,一旦王思明和她吞并了江东,接下来就会吞并江南!

  江南对于东征这件事,会做出什么举措?陶然儿不得而知。

  一步错,步步错。

  如果江南震惊之下胡乱行动,很可能她的东征大计,就会变成泡影。这是陶然儿焦心如焚的原因。

  在这个乱世,她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除此之外,她控制不了任何人,她天天向上苍祈祷,希望李信志还能再相信她一次,不要再生出什么乱子,如果一旦生出什么乱子,那么,她的计划肯定会全部变成泡影。

  苦心积虑,到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想想就十分心酸,有时候,她真的感觉,一直渴望的太平盛世,就好像小孩子哭着要天下的星星,那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庞大的军队有条不紊地行进在大地上,如同春天的河流,越来高山,越过草原,越过旷野,跨过河流,穿过稻田,很快,他们就要走出中原的地界,到达江东的地界了!

  王思明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一天比一天兴奋,他也整晚整地睡不着觉,但是不是心事重重,而是兴奋与激动。

  这些天来,他天天像一个少年一般,闻鸡起舞,兴奋莫名。

  梦想照进了曙光,王思明这些晚上,做梦都是梦见自己统一了乱世,南面称帝。穿着金灿灿的龙袍,坐在龙椅上,万国来朝。

  每一天,陶然儿都在竖起耳朵倾听着探子报回来的消息,她如同一只猫一般警惕。如同一只鹿一般不安。

  这一天,随着一声“报——”探子来了,陶然儿便紧张得话也说不出来,耳朵里一片嗡嗡的响起,仿佛几十万只蜜蜂飞过,还是坐在大将位置的王思明吩咐探子速速报来。

  探子看了陶然儿和王思明一眼,对他们说道:“江南听到东征的消息——”

  陶然儿内心咯噔一声,果然——

  探子继续说道:“江南听到我们东征的消息,江南的家臣们吵闹得不可开交,他们决定与江东联手,对付我们!”

  什么?如同晴天霹雳,王思明脸色大变,一瞬间,原来洋洋得意,神气活现的他脸如死灰,一颗心跌到谷底,他看向陶然儿,颤抖着嗓音说道:“妹妹,如,如果江南与江东联手的话,我们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妹,妹妹,怎,怎么办,我看我们还是班师回朝吧。”

  陶然儿看了王思明一眼,只见他面色苍白如雪,说话结结巴巴,想着王思明就是一个怂货。

  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

  她对王思明慢腾腾地说道:“将军你不用急,探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探子笑了笑,对陶然儿敬佩地说道:“娘娘圣明!江南向江东安排使者出使,请求联手,但是被孙赫武拒绝了。”

  被拒绝了?

  陶然儿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王思明却大叫三声:“好好好。”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此时此刻,他的一颗心又从谷底一跃而上,直达天堂,耳边响起细细的音乐,两只脚仿佛踩在五彩云端。

  看着王思明小丑一样的行为,陶然儿不动声色,她苦苦思索着,孙赫武为什么要拒绝江南的增援?是了,他肯定害怕打草惊蛇,害怕江东一旦与江南联手,王思明担心打不过他,因此做了缩头乌龟,又灰溜溜地回中原去了,这样,她和他的大计岂不是要落空,所以他拒绝了江南的增援。

  以王思明胆小如鼠的尿性,如果江南和江东联手,他肯定会夹着尾巴火速窜回中原的!

  江南居然想到要增援江东?!看来李信志对她是彻底地失望,要与她为敌了。

  陶然儿想到这里,内心不由一阵针扎般的难过,整个人仿佛突然间置身在冰冷的地窖里,寒意从骨底升起。

  王思明大笑过后,对陶然儿得意洋洋地说道:“妹妹,你看,真是上天助我也!”

  陶然儿原本眼圈犯红,鼻子发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的,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王思明会转过身来,与她说话。

  她担心自己的心事被王思明发现,惹他起疑,那么就前功尽弃了,因此,立马慌乱间,“刷”地一声打开折扇,挡住自己的面孔。

  王思明也没有起疑,反倒觉得她突然间用扇子遮面的动作特别风情妩媚,他凝视着陶然儿,哈哈笑着,得意非凡,立马打消了班师回朝的打算,对陶然儿斗志昂扬地说道:“妹妹,我看离中原也已经很远了,要不了几天,我们就要到江东的地界了,我们从明天开始急行军吧。”

  陶然儿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王思明慢慢地说道:“你不用急着拿主意,探子还没有说完呢。”

  王思明一看,可不是吗,探子仍旧跪在那里,明显是没有说完。

  因此,王思明沉下脸,立马说道:“还有什么消息?!”他自己不把话好好听完,在那里胡思乱想,反倒要迁怒于探子。

  探子看到王思明生气,有些害怕,只能向陶然儿求助,他看向陶然儿,对她讨好地笑道:“娘娘真是英明,江南因为江东拒绝合作,他的家臣们又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北征,要去攻打长安。”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如同头顶响了一个焦雷,王思明又吓得面色发白,六神无主,他的腿在瞬间仿佛成了面条做的,两只膝盖碰在一起,两股战战,他看向陶然儿,对她急切地说道:“妹,妹妹,江,江南要攻我后方,唉呀,当时为了东征成功,我几乎把所有的大将家臣还有军力都带过来了,现在后方空虚,妹妹呀,我们还是不要东征了,快点回长安呀,不然的话,家都没有了,就算东征成功,也没什么意义!”王思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从将军的椅子上站起来,在原地团团转。

  陶然儿仍旧慢慢地说道:“将军,你听探子说完。”

  探子继续汇报道:“娘娘,江南的家臣闹着要北征,但是最后李信志不同意,因此,江南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行动。”

  什么,他们又不北征了?!王思明不由喜出望外,对陶然儿哈哈大笑着,无比佩服地说道:“哈哈哈,哈哈哈,妹妹真是英明神武,他们肯定如妹妹所说,山高水远,不习北方水土,不肯北征。”

  陶然儿没有说话,看着王思明如同坐电梯忽上忽下反复无常的丑态,只是缓缓地摇着扇子,她细细地思量着探子的话“但是最后李信志不同意,因此,江南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行动。”

  李信志反对,为什么要反对,是因为她吗,他还信任她?

  阳光照在白色的帐营上,站岗的哨兵黑色的影子落在帐幕上,远处,传来军营里号角的声音。

  陶然儿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