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章美人一个(1 / 2)





  (154)

  看到李信志和李信海都高兴起来,陶然儿也浮起微笑,原本沉重的内心渐渐变得轻松。

  她抬起头,看了看他们兄弟俩,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让她的内心没有那么自责了,虽然江东得到了王家所有的军力,但是江南得到了王家国库里所有的银两,也算是一碗水端平了。

  李信海对陶然儿微笑说道:“那么嫂子,这件事十分重大,我就马上去了。”他已经在心里打定好主意,要如何仿佛狂风暴雨一般扫荡长安王家的残余势力夺取国库。

  陶然儿笑了笑,对李信海说道:“还有几件事你听我慢慢说,不急在一时。”

  李信海扬了扬眉,迷惑不解地看着陶然儿,还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还有比抢夺国库更重要的事情吗,他们想到王思明有国库在长安,孙赫武肯定也会想到,做事情要抢占先机,如果迟了,就来不及了!

  李信志的心着急得像大火在烧。

  陶然儿对他缓缓地说道:“我是中原的长公主,虽然回中原也没多长时间,但是明朝的老太后一直很挂念我,你到了长安,扫清王思明的剩余势力,抢到国库之后,你就去那个老皇城里面,向那个太后报报平安,说我一切都好,以后一定会回去看她,叫她不要担心,耐心等待。”

  李信海点点头,答应一声。

  李信志听到这里,更紧地握住了陶然儿的手,他想着然儿真是一个好姑娘。

  他想起那个与他有一面之缘,陶然儿与她长得一模一样的中原的老皇后,她是陶然儿的亲娘,想到这里,李信志对陶然儿说道:“娘子,等到天下太平,我们就去把你娘亲接到江南来养老。”

  不过是短时间相处的老人,陶然儿就那么孝顺,她的美好,让他的心温柔起来。

  陶然儿点点头,说了一声多谢,不过一会她又笑了,等到天下太平,天下只剩一个国家的时候,那个时候恐怕不是叫江南了。

  不过她没有说出来。

  李信海转身又要走,整个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陶然儿对他说道:“还有一件事。”

  李信志看着陶然儿,等着她说下去。

  陶然儿微微一笑,看向李信海,对他说道:“王思明是一个冷血残暴之人,他败了,死在异乡,是他罪有应得,但是在王府,他的妹妹,叫王湘竹的,却是一个天真美丽的小姑娘,她与我一块长大,从小姐妹相称,信海,你到了王府之后,第一时间就去找王湘竹,你要好好保护她,不要叫你的手下欺负她为难她,你一定要将她平平安安地带到江南,带到我的面前来。”

  陶然儿说出这么一番话,李信志笑了起来,他高兴地问道:“娘子,这个王湘竹,模样和你比起来,怎么样?”

  陶然儿脸一红,横了李信志一眼,对他说道:“乱说什么话,总之,很漂亮就是,还是一个小姑娘,现在也刚二十出头。是美人一个。”

  李信海虽然是一个木讷的男人,也没有成过亲,不过陶然儿和李信志两个人说话这么露骨,他也明白过来,原来嫂子是要将王湘竹那个姑娘许配给他?!

  怎么可能娶仇人之妹?

  他摇头说道:“嫂子,多谢你一番好意,但是这姑娘是王思明的亲妹妹,他们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我不相信有这样的哥哥,会有一个天仙一样的妹妹,我看还是算了吧!”

  李信海心想,虽然王思明死了,可是想着要叫这个人作一声“哥哥——”他也十分不愿意,天下女人那么多,大丈夫何患无妻,他犯不着给自己找不痛快。

  陶然儿一愣,急急地看了李信志一眼。

  李信志脸一沉,发挥大哥的威严,对李信海说道:“这是命令,信海你必须去服从。”

  李信海有些不服气,但想着,也行,这是命令,你们叫我找她回来,我将她带回来就是了,如果她像她哥一样心术不正,我大不了在半路上叫手下将她杀了,反正只说不是我杀的就行。

  山高水远的,你们看不着,自然也管不着。

  李信海抱着这样的一个想法,拱了拱手,对李信志陶然儿说道:“那么好吧,大哥大嫂,我马上就去。”

  他想着王湘竹那个小女人是小事,怎么对待,如同玩弄一只蚂蚁,但是王家的残余势力,可是要小心审慎的对待,不要到时候失败了,被天下人笑话,说江东轻而易举地收编了王家的八十万大军,他连一点残余势力都对付不了。

  因此,李信海有了紧迫心和责任心,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飞身长安。

  陶然儿对李信志说道:“相公,信海水战厉害,可能陆战不太习惯,你飞鸽传书,叫小七带着军队去增援他!”

  李信志一拍大腿,眉花眼笑地说道:“对对对,娘子真是英明!我立马飞鸽传书。”

  这样李信海就带着突然的任务率领部下如同一阵龙旋风往长安进发了。

  等到李信海走后,房间里重新变得安静下来,阳光灿烂地照着,窗外面的花海仿佛也特别愉快似的,它们散发出浓郁的花香,让陶然儿沉醉不己。

  她想着她刚才所作的一切,对于委屈的江南,总算弥补了一些她自己的过错。

  整个人放松了许多,一旦松懈下来,疲倦感如山一般压来。

  李信志坐在床边,对她关切地问道:“饿不饿,我给你做饭吃去。”

  陶然儿微笑起来,轻轻摇了摇头,她现在不饿,只是刚才安排了处理长安的事宜,她有些劳累。

  江南人对她误会那么大,李信海甚至因为对她的误会和信志吵了架,他们情深义重的兄弟也反目,陶然儿觉得有必要对李信志解释一下。

  一个人可以对自己不在乎的人不解释,但是如果是自己爱的人,在乎的人误会了,那么是一定要千方百计的误会的。

  陶然儿在思虑着如何向李信志解释。窗外的花香被太阳烘烤着,升腾着到空气中来。

  风景十分美好。

  此时此刻,李信志坐在阳光里,微笑地看着她,可是也许他的内心,也在经历着种种痛苦,他只是因为爱她,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陶然儿不想李信志对她有误会,也不想李信志因为对她的误会变得难过。

  因此,她凝视着李信志,对他温和地说道:“相公,你不用忙着去做饭,我有话要对你说。”

  听到陶然儿这样说,李信志心里咯噔一声,他知道陶然儿肯定是刚才听到了他和李信志的争吵,所以她才急着要解释。

  他的心温柔地牵动。

  如果是两个小时之前,也许李信志很愿意听到陶然儿的解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刚才,陶然儿安排李信海率领江南的大军去长安扫清王家的残余势力,找到王家的国库,为江南国力的强大贡献了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这些国库里的财富原本是末朝的,她是末朝的公主,按理来说是她的,可是她却说出了这个巨大的秘密,让江南得到这笔巨额的财富,这些足以证明她对他的真心和爱意,他没有看错人,也没有爱错人,他也知道,陶然儿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中原的公主,中原的主人,相反的,在骨子里面,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江南人,她一心一意为江南着想,她深深地爱着他和小米粒。

  知道这些已经足够足够了。

  此时此刻,李信志的内心是平和的,快乐的。

  多日以来,陶然儿东征选择与孙赫武合作这件事,一直像一块巨大的积食,压在李信志的胃里,让他十分的沉重和抑郁。

  但是现在,误会消除,明白了陶然儿对自己的一份真心,一片深情,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因此,听到陶然儿要解释,李信志微微一笑,他伸出一只手,握住了陶然儿的手,对她用丝绸般的语调说道:“然儿,不用解释。”

  此时此刻,两个人之间,所有的路障消失,他们两个人,对于彼此来说,好像是玻璃水晶做的,是透明的,只需要看一眼,便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因此,何需解释。

  陶然儿呆了一呆,凝视着李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