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9章姐妹重逢





  (179)

  李信海带着王湘竹骑着马一路上往江南的小岛驰去,一心一意要与大哥大嫂会合。在路上他们花费了半个月的时候,先走陆路,然后走海路,王湘竹第一次坐船,她晕船很厉害,在船上吐得翻天覆地,甚至连胃液胆汁都吐出来了,后来因为水土不服身体娇弱又生了病,李信海一路上对她细心照顾。

  半个月后,他们终于到达那个小岛,两个人离开船,登上小岛。此时此刻,已经是初秋了,岛上的枫叶红如鲜血,天蓝得如同深山的湖泊,洁白的云朵如同扯碎的棉花糖,秋高气爽,风景十分怡人。

  李信海带着王湘竹上岛,王湘竹从小到大住在长安,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沙滩、小岛,所以一路上,风景应接不暇,她忘了说话,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不停地看着四周的风景,脸上都是震惊和叹为观止的表情。

  走出王府,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大那么大,大得超乎她的想象,生活,也远远不止是闺阁那点读书画画作女红的乐趣。

  王湘竹眼里有了笑意,像一个小女孩般快乐。

  李信海看到王湘竹对于岛上的风景十分感兴趣,不由分外高兴,他对她快乐地说道:“你要是喜欢这里,等我空了,我带你在这里久住。”

  王湘竹呆了一呆,他与她在这个小岛上住?他是什么意思?王湘竹不敢往深处想,也不想与李信海烈火般灼人的炽热眼神对接,因此,她只能涨红了面孔低下头去。

  他与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是纵横四海的海上王,而她,只是王思明的妹妹,是那个被百姓痛恨死了拍手相庆的大恶人的妹妹,他们太不相配了。

  此时此刻,一阵秋风吹过,巨大的梧桐树叶从树下落了下来,它们仿佛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蓝色的天空下轻轻地飞舞着。

  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漫山遍野都是,香气如同轻纱,将他们紧紧包围,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风景真是美极了。

  李信海凝视着王湘竹,她害羞低头的样子,如同水莲花不胜风的娇羞,他一时看得出神,挪不开视线。

  直到听到突然的欢呼一声,然后就看到一个白色的人影向她们飞奔过来,然后,王湘竹还来不及反应,就感觉自己被一个人紧紧地抱住,抱住她的人身体又暖又香。

  热情如火。

  王湘竹呆呆的,一时之间,弄不清楚状况。

  陶然儿紧紧地抱着王湘竹,大声地欢笑着,激动地说道:“他真的把你带来了,太好啦,太好啦,这些天我一直在担心你!”

  原来李信志和陶然儿这一天也像平时一样,两个人手拉着手在海边散步,突然,陶然儿就看到两个人,一高一矮,远远地,朝他们走过来,她瞪大眼睛看着,一颗心怦怦直跳,三个月过去了,李信海带着她的命令到长安去了,现在也该回来了,难道这两个人是李信海和?

  她的胸腔里仿佛住着一只兔子,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一眨不眨,李信志没有发现什么,仍然在和陶然儿闲话家常——

  等到李信海和王湘竹走近,陶然儿确定以及肯定那个娇小瘦弱的身影就是她日思夜想的王湘竹时,她便再也顾不得,激动地跑了过去,将王湘竹紧紧地抱住。

  这个时候,王湘竹也认出了陶然儿,隔了那么多乱世的风烟再相见,她感觉好像几个世纪没有见过面似的。

  仿佛是隔了生死的重逢。

  王湘竹凝视着陶然儿,未语泪先流,委屈,难过,以及姐妹重逢的欣喜,王湘竹的内心如同打翻了五味瓶,滋味杂陈。

  陶然儿的眼圈也红了,虽然王思明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王湘竹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伤害她的事情,她天真无暇,虽然她是现代女人,并不是与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刑紫烟,但是当年,她被王思明幽禁在刑府的时候,她与王湘竹共处过一段时光,这丫头天真无邪,心地仁慈,所以这次王家倒台之后,她想着深居在王府的王湘竹,如果她不管她,那么,会像是一片落花,随着流水,不知道沉沦到哪种悲苦苦的境地去,所以她才委托李信海一定要将王湘竹平安地带到江南来的。

  如今,信海总算不付所托,将她平安地带了回来。

  没有少一根头发,没有少一根毫毛。

  李信海这个时候也认出了李信志和陶然儿,立马微笑起来的,拱手招呼道:“大哥,大嫂,我本想给你们一个惊喜的,所以回来之前,也没有飞鸽传书告知,没想到走在半路上被你们发现了,反倒是你们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李信志呵呵笑了起来。

  重逢的激动和欢喜在四个人之间弥漫。

  陶然儿握紧了王湘竹的手,看到她面色苍白,十分疲倦消瘦,对她说道:“路上肯定很劳累吧,走,咱们进屋休息去。”

  她拉起她的手,往小木屋里走去,熟络得好像两个人不是多年后重逢,而是天天在一起似的。

  从小长大的女人,那是最好的闺蜜。

  李信志和李信海两兄弟走在两个女人后面,李信海将如何攻占长安,如何找到国库,如何委托小七带着大队人马将金山银山运回江南国库的事情都一一汇报给李信志听了。

  李信志听着满意地直点头,他高兴地说道:“这样,我们江南现在就不怕江东了。”

  李信海微笑起来,点点头,得意地说道:“没错,现在如果两国比拼国力,可能我们江南的国力还在江东之上,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个国家有了钱,那么粮草军饷都不用担心了。”

  他哈哈大笑起来,内心充满自信和豪情,此时此刻,秋风送爽,天高气爽,他的心情也像这秋天的天气一般壮阔。

  李信志看着李信海,伸出手,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对他感激地说道:“二弟,这次长安之行,多谢你!”

  李信志与他的二弟一样,豪情与自信满怀。

  李信海凝视着陶然儿的背影,摇摇头说道:“不,大哥,你应该谢谢大嫂,我——”

  这个时候,四个人已经走进了小木屋,分宾主坐下,陶然儿又忙着给他们泡茶,她很高兴,很热情,像一个小主妇似的忙活着。

  李信志对她说道:“唉呀,你歇着吧,我叫下人来做这些好了。”

  陶然儿对他笑道:“不,我一定要亲自来,这几个月,我天天挂心的就是他们两个,现在平安地回来了,我实在是太高兴了!”

  李信海听到陶然儿如此说,不由内心大为感动,他看着陶然儿,叫了一声:“大嫂——”然后突然跪了下来。

  听到李信海“卟通”一声跪在地上,陶然儿吓了一大跳,她对他说道:“唉呀,信海你干什么,快起来。”立马伸手就要过来扶。

  李信海却拦住了她,对她无比认真坚定地说道:“嫂子,我有话要说,你让我把话说完,我自然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