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1章一个契机(1 / 2)





  (201)

  因为李信志的及时出现,一场危机就这样化解了。

  明媚的太阳重新从乌云背后出来了,照着立春宫庭院的树叶子一片透明的嫩绿,鸟儿也从紧张的气氛中缓过劲来,开始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李信海李信隐等人重新对陶然儿怀抱希望,继续去守城,江南其它的家臣和大将也退了下去,立春宫重新变得安静下来,刚才消失的宫女和侍从重新出现,看到陶然儿平安无事,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陶然儿看着李信志,对他感激地说道:“相公,谢谢你,幸好你及时出现。”因为李信志的及时出现,她又捡回了一条小命。

  李信志凝视着陶然儿,紧紧握着她的手,对她充满愧疚,他温和地轻声说道:“你居然还对我说谢,如果不是我让李信海回到临安了,你也不会有今天的危险,我要向你说对不起,唉——”

  陶然儿对他笑道:“信海要回来,任何人也拦不住的,你说得没错,江南不是你一个人的,是你们江南李家七兄弟共同的,我们不说这件事了,现在事情已经平息了,我问你,你怎么突然知道我有危险,跑到立春宫来的?”

  想到这些年来,总是在她有危险的时候,李信志如同及时雨一般,总是及时出现,化解危险,陶然儿的内心温柔地牵动,温暖极了。

  原来两个人相爱这样甜蜜幸福,哪怕生逢乱世,只要相互依靠,互相搀扶,也能走下去。

  李信志笑了起来,对陶然儿用丝绸一般温柔的语调笑道:“我怎么会突然知道,是你平时会做人,你立春宫的宫女侍从对你忠心耿耿,他们看到你有危险,立马向我通风报信。”

  原来如此,刚才看到立春宫所有的宫女侍从消失,陶然儿还有些难过呢,原来他们是看到她有危险,立马找李信志通风报信去了。

  陶然儿微笑起来,内心一片温暖,一个人心存仁义,对待所有人都很好,那么,总会有好报的,她能一次次化险为夷与她心存仁义有关。

  她看着李信志,紧紧握着他的手,微笑道:“相公,我因为一直相信慈悲者寿,所以心地很好,总是尽自己一切所能的与人方便,帮助别人,所以在这个乱世,我能次次逢凶化吉,相公,你也是心地仁慈之人,你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所以,相公,你放心吧,仁者寿,老天一定会保佑江南的!”

  陶然儿说到这里,一双大眼如同星星般闪闪发光,眼神温暖又清澈。

  李信志微笑起来,摇了摇陶然儿的手,对她温和说道:“听到你这句话,我内心真高兴啊。”

  夫妻俩说了许多甜蜜温暖的话语,李信志才放松下来,重新回到议事大厅,与江南的朝臣一起处理政事,陶然儿呢,则仍旧呆在立春宫,苦思破江东之策。

  如今临安城四面被围,想要突破困局,简直比登天还难,这也是陶然儿苦思冥想一个多月却不得其方法的原因。

  然而,因为差点成了李信海的刀上之鬼,她不敢再假装悠闲的看书种花散步了,李信海常年征战四海,可能杀死了太多人,他整个人也像一把刀,果断刚硬,杀气腾腾,陶然儿现在,只是远远地看一眼李信海,内心都生出一阵畏惧。

  她只能在书房里苦苦冥思苦想,其实因为不能转移注意力,让身心处在一个放松的环境,她的脑子更加迷茫,脑袋瓜里仿佛灌满了浆糊。唉,李信海他们真是肤浅之人,居然认为一个人思考问题就应该有一个思考问题的样子,他却不知道,很多高考的小孩,往往是那些平时多看闲书的小孩能得高分,那些一味苦读的孩子,有几个考到名校的?

  人只要在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里,才能激发出大脑最大的潜能。

  陶然儿摇着头,无奈地思索着,然而,几天时间过去,临安城的粮食更加少了,城里的百姓开始捉耗子吃了,她仍然没有想出好方法。

  此时此刻,临安城的百姓也慌乱了,有一些百姓思量着如何逃出城去活命。

  临安城开始出现了动乱。

  有好几批试图逃出城去的百姓被守城的大将逮一个正着,为了避免恐慌如同瘟疫般扩大,李信海对逃跑的百姓实行鞭刑。然而,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试图逃跑的百姓越来越多。

  李信志得到消息,一颗心更加沉重。

  此时此刻,整个临安城仿佛被一只巨大的手抛置在一个沸腾的锅里,整个城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逃出生天。

  这一天,陶然儿仍旧在书房里焦急地走来走去,苦思破江东之策,这个时候,李信海一身是血穿着铠甲腰挎大刀黑着脸风尘仆仆地走进来。

  陶然儿看到李信海这模样,不由胆寒,她本能地身体向后倒退,一只手扶住身旁的扶手椅,可是只觉得手不是放在扶手上,而是放在波涛上。立春宫的宫女侍从也面色苍白如纸崩紧一根弦随时准备溜出大门去找李信志通风报信。

  李信海不会又是来杀她的吧?!

  陶然儿吓得面无人色,虽然强装镇定,可是后背开始下雨似的出汗。

  然而,李信海这一次却并没有杀陶然儿的意思,他抹了一下脸上的鲜血,“卟通”一声痛苦地跪在了陶然儿的面前,含着眼泪哽咽地叫了一声:“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