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5章太后做人质(2 / 2)

  事实上,他在抗倭的战场上九死一生,身上到处都是刀伤剑伤,倭寇是外邦人,如果虎狼,在战场上都是不要命的拼杀。

  太后才抽抽噎噎止住哭声,她伸出手,用袖子擦了擦眼泪,依依不舍地凝视着孙赫武,脸上都是牵挂和担心。

  孙赫武扶着他母亲找到一把椅子坐下。

  太后擦干净眼泪,看了孙赫武一眼,只见他两鬓的头发都已经全白了,她感叹着说道:“儿啊,这倭寇真是太可恨了,听说现在倭寇越来越厉害,江南又要入侵我江东后方的城池,儿啊,腹背受敌,我们江东可怎么办啊——”

  老太后说到这里,又要焦急地掉眼泪。

  孙赫武心中一动,眼前一亮,他看着老太后,看了很久很久,他有与他母亲一模一样的眼睛鼻子嘴巴,特别是那塌塌的,占据了脸上一半地方的狮子鼻,任何人看到老太后,都知道她是他孙赫武的亲生母亲。

  孙赫武心中生出一计,他猛地跪了下来,太后吓了一大跳,立马站了起来,慌张地说道:“皇儿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能帮助你,本宫什么都愿意。”

  孙赫武对老太后诚恳地说道:“额娘,你说得没错,儿子现在是两头焦心了,倭寇越来越厉害,江南又率大军在攻打我后方的城池,如果再这样下去,江东要亡了,所以额娘,你一定要帮帮儿啊。”

  老太后呆住了,她能帮他什么,她一个女人,而且年纪老大,已经是风烛残年,半截身子入了土,她喃喃地说道:“本宫能帮你什么,本宫要去战场杀敌吗,只要你一句话,本宫一定去。”

  孙赫武十分感动,微笑着对太后说道:“娘,不需要去战场杀敌,我现在只能寻求机会与江南结盟,这样,我才能打败倭寇,我必须向江南表明诚意。”

  太后明白过来,对他说道:“你说得没错,江南是我们自己人,倭寇才是外邦人,我们必须先团结江南人。”

  “额娘真是通达事理,娘,我现在也是被逼没有办法,我想,我安排人手将您送到江南的皇宫去,让您在那里住一阵子,江南看到我的诚意,肯定会与我结盟,一起抗倭,娘,你能答应皇儿吗?”

  什么?!江东的太后吓得站了起来,又缓缓坐了下去,这是要将她当人质送到江南去啊!

  万万没想到,她到了入土的年纪,乱世也快结束,江东要统一天下了,原想着儿子可以统一乱世,南面称帝,她作为天下的太皇太后,自然也无限风光,她一直在畅想着这一天的到来,万万没想到,她还要被当作人质送到江南去?!

  太后震惊过度,面如死灰。

  看到自己额娘震惊和痛苦的表情,孙赫武向自己的母亲用力磕头,他央求道:“娘,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你放心,等到打败倭寇,我一定亲自去江南,将你接回来。”

  老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他的神情十分疲倦,眼里都是绝望的神光,他如同一只走投无路的困兽。

  她想着她这一生,从十二岁送进宫来,一直是养尊处优,从来没有离开这江东皇宫半步,对于江南国,她也只是听说。

  现在要她一个老太婆,一个人去江南作人质?

  江东的老太后内心又心痛又惶恐,她颤抖着声音对孙赫武问道:“皇儿,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她本能地不想去,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她年纪大了,希望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乡,可是理智却告诉她,如果儿子有需要,她必须去。

  孙赫武摇了摇头,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有办法,他也绝对不会将自己亲生母亲送去做人质,江南现在是李信海当家作主,李信海那个人心地很坏,两面三刀,反复无情,母亲送去做人质,很有可能有去无回

  可是他真的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他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拿去做人质,相信江南肯定能看到他的诚意,继而放弃攻打江东,与他结盟。

  想起之前两次攻打江南,都打到江南的首府临安他却放弃了,孙赫武都有些后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有时候形势的反转,都不需要十年,他当初要是一举吞并江南就好了,现在又没必要苦苦央求江南与他结盟,如果当时吞并了江南,可能现在就不会处在这样被动挨打的地位了,但是想想陶然儿的话,民族英雄,攘外必先安内,他又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

  嗯,他并不后悔。

  原来做一个仁慈正真爱民如子的好帝君是这样的快乐,做好帝君仿佛会上瘾似的,特别是对孙赫武这种,渴望被百姓认可,死后可以流芳百世的帝君。

  江东的老太后看到儿子痛苦的沉默,他从战场上骑着马连夜跑回来,他连铠甲都来不及脱,一脸的疲倦和憔悴,如同走投无路的困兽,肯定是有十分紧急之事,老太后对孙赫武说道:“你为什么突然回来了?”

  孙赫武也不瞒着老太后,他将自己原本打算拆算妹妹和妹夫,将妹妹重新嫁到江南去,后来发现妹妹不愿意去江南了,他没有办法,不想为难强迫妹妹妹夫,所以只能将额娘送到江南去做人质。

  末了,孙赫武沙哑着嗓子说道:“额娘,现在形势真的十分危急了,如果江南再不帮助我抗倭,江东要灭亡了!我的军队,在前线,最多支撑半年!”

  老太后长叹一声,对孙赫武说道:“儿子,你变了,你变得心地好了,为娘很欣慰。”

  孙赫武将身子伏在地上,内心不知是悲是喜,好人真的有好报吗,一个心地仁慈的帝君真的能够创下丰功伟业吗?

  太后马上肯定了他内心的提问,她仿佛有着水晶肚扬,玻璃心肝,她对他说道:“你对妹妹那样好,本宫很感动,就为了肯定你对妹妹的好,本宫也愿意去一趟,听说江南风景很好,本宫与陶然儿又是老熟人,去江南见见老熟人也是极好的。”

  “太好了,谢谢额娘!”看到老人答应下来,孙赫武大喜过望。

  他激动地说道:“那么,明天我就通知江南,安排人送额娘过去。”

  老太后点点头,落下泪来,她立马用袖子擦了,不想让孙赫武看到担心。她站起来,走到自己儿子身边,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她含着眼泪慈爱地看着孙赫武,对他说道:“儿啊,本宫年纪老大,能够为你再做点事情,本宫很高兴。”

  看到老人答应,孙赫武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第二天,他安排人手,让江东的太后坐上轿子,孙赫武的属下护送老太太到江南去,与此同时,孙赫武自己关心前线的战事,担心倭寇越来越猖狂,便马不停蹄地回前线去了。

  一个月后,江东的太后平安顺利地送到江南的临安城,进了江南的皇宫。

  江南所有人听到消息,全部表示十分震惊。

  在前线的李信海李信隐小七几兄弟听到这个消息将信将疑,可是孙赫武恳求江南与江东联盟共同抗倭的书信摆在面前,是江东的使臣送过来的,真的假不得。假的真不得。

  此时此刻,江东老太后已经送到了江南的皇宫了。

  李信海震惊得眼珠子几乎要瞪出来,江东的孙赫武这次是真的拿出了诚意,居然将亲生母亲送到江南做人质,如果他对江南有什么存心不良的话,在江南深宫的亲生母亲便会被江南人杀害,宁愿让自己的母亲身处险境,可见孙赫武寻求与江南结盟的心是多么强烈。

  李信海看着孙赫武的书信不说话,孙赫武的话语如同回声一般在他的耳朵里响着:“信海吾弟,吾与汝都是炎黄子孙,共饮长江水,同坐黄河头。然,倭寇却非吾族类,今倭寇在东边海域屠吾子民,烧吾子民房子,吾恳求信海吾弟从大局出发,一起抗倭,若让倭寇继续猖狂下去,吾江东灭亡之后,倭寇定将大举南侵,介时,江南亦危亡也,吾与汝似手足兄弟,望弟三思,吾诚意灼灼,敬盼回复——”

  李信海迟迟说不出话来,孙赫武的诚意显而易见,也大义凛然,十分让人感动,可是眼下,却是吞并江东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百年难遇的大机会,千载难逢,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估计江南不但打败不了江东,相反的,定在之后,被江东吞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江南本来就打不过江东,更何况陶然儿不肯作江南的军师,帮助江南对付江东——

  李信海的内心仿佛起了强劲的风,他的心如同一根草,在风中拼命地两头摇摆着,要不要联盟,打江东还是打倭寇?

  李信海苦苦的思考着,他的良心和他的理智在苦苦的博斗,他焦急地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步伐如同灌满了铅一般沉重。

  看到李信海沉默着不说话,李信隐思量着说道:“二哥,眼看我们急行军再三到五天,就可以到江东的边境了,现在撤军回去,是不是太?”

  小七也急道:“二哥,你为什么不说话,你倒是拿一个主意啊!”

  李信海仍然征征看着远方,耳朵边回响着孙赫武的话,他自己也知道,在光明正大有情有义上,他好像比不上孙赫武。

  李信隐看着李信海,思量着说道:“二哥,听说孙赫武事母至孝,他会不会送了一个假老太太到我们江南后宫去,反正我们没有一个人见过江东的真正太后,随便弄一个假老太太骗骗我们不就行了?二哥,你一定要小心处理这件事情,不要上当啊。”

  李信海清醒过来,微微一笑,看着三弟,对他说道:“三弟,你说得对,我也想到过这一层,不过,听说孙赫武和他母亲长得一模一样,要找一个假老太太没那么容易,另外,我们的大嫂曾经在江东后宫呆过,她见过江东的太后,所以,这样吧——”李信海决定下来,对李信隐和小七吩咐道,“我快马加鞭回江南一趟,你们率领部队继续进军,大概五到七天,在到达江东边境之前,你们驻扎下来等我消息,我回江南看看是不是真的江东太后再做决定。”

  也只能这么办了,李信隐和小七点点头,异口同声地答应下来,李信海便星夜兼程,骑着马,快马加鞭地回江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