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1 / 2)





  在被管理人员抓到之前,毛思嘉和孙继东只能先跑路——说真的,作为刚刚表白的场合,真的一点儿也不浪漫,今后回忆起这一段,该怎么想啊!

  不过这个时候的两个当事人肯定是想不到那么远的,事实上,毛思嘉就是在不停地笑。边跑边笑,差点儿岔气了。等到好不容易摆脱了管理人员的追赶,两个人停下来的时候毛思嘉已经笑得身子发软。

  还是孙继东在一旁扶着她,这才没有跌到。

  等到各回各家,毛思嘉想起这件事还是要笑。以至于毛妈回来之后满脸的问号...闺女这是吃错药了吗?怎么一直笑个不停,经常是忽然就笑了起来。

  第二天,毛思嘉就是带着这样的好心情去上的班,一扫之前几天的焦虑。

  这次是带一个西班牙的团,三天两夜。也就是说,毛思嘉在确认男女朋友三天之内,根本没见到对方的人影...这种事在几十年后难以想象,不过在这个时候嘛,因为工作的话就没办法了。

  “这次这个团怎么样?”毛思嘉回公司交接各种单据的时候碰到了陈永。同期进入一个组的陈永和赵露现在也逐渐能独当一面了,赵露不用说,走的是公司大多数导游的路线。陈永相对尴尬,他都不怎么会外语的...

  不过他和一般不会外语的导游不太一样,他还是比较有上进心的,正在自学粤语——他自认为在工作间隙自学一门外语到熟练交谈,这种事对于语言天赋平平的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想到了自学粤语,以此专门招待香港客人。

  是的,他没有想学闽南语招待台湾客人...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台湾这些地区主流语言其实是国语,特别是会通过各种困难的转机来大陆的香港人士,更是原本就有大陆背景的台湾人。这些人反而不会闽南语,只会国语。

  至于粤语,如果时光倒转十几二十年,其实也是国语粤语两分天下,那个时候的电影还有不少国语片呢!主要的消费群体就是那批说国语的人。只是随着最后一批大量涌入的大陆人扎根,香港真正崛起,香港文化被塑造,粤语作为地区语言,终于压倒了国语。

  现在来大陆的香港人有不少会国语的,也有很多只会粤语的。

  这种情况下,学会粤语也算是一种优势了。在争夺‘华侨’客的时候,和其他不会粤语的导游相比,领导肯定优先给他排班。

  陈永之所以选定‘粤语’为突破点,除了因为他觉得粤语比外语好学之外,还因为他有一发小的妈是广东人。虽然在北京多年,家乡话还是会说的,找这个伯母学习粤语显然比较方便。

  随着他的粤语学习有起色,他的日程也相对多了起来。和毛思嘉、赵露不能比,但出勤率已经超过一些不会外语的导游前辈了。

  “能怎么样?”毛思嘉交了各种单据,在等审核的时候靠在一边:“这种旅游团带的多了,其实就一个样儿。”

  她现在只觉得很累...别人看来导游很轻松,还能跟着外国游客吃好的,整天根本就是在‘玩儿’!但真正尝试过就知道了,绝对不是那么回事!旅游本来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了,如果得常常旅游,显然不会有人觉得是‘美差’。

  陈永干笑了一声,他现在显然还感受不到毛思嘉那种级别的疲惫...毛思嘉经常是一次带团之后休息不了一两天,然后就接着带团。中间还有过‘连轴转’‘背靠背’,根本不带休息的!

  相较而言,他本次带一个团之后都能休息个四五天,是一个很舒服的工作节奏。

  不过他倒是羡慕毛司机因此得的津贴...毛思嘉虽然才来旅游公司一年多,却已经是出勤率最高的导游之一了。如果不论工资,只论津贴的话,她也是津贴最高的那批人——毛思嘉的工资才二十几块钱,而她的津贴已经能拿接近二十块了,这还没算津贴附带的侨汇券。

  ...是的,工资大概就二十几块钱。

  她现在在分类里面属于‘服务人员’,就和播音员、餐馆服务员一样,属于同一类,工资自然也是一套计算方法。他们相较于工人,没有所谓的学徒工、一级工、二级工这样的升级渠道,一开始的工资就是二十几块。这倒是比学徒工的十八块来的多...只是人家只要资历到了,就能拿到四十出头的工资,服务业从业人员想要达到这个收入水平却很难。

  本身等级划分就很少了,涨工资是很难很慢的,而且最高等级也远远比不上其他工种的金字塔塔尖。

  不过好在大多数服务业从业人员有别的好处,所以这种工作还是很吃香的。

  比如他们这些导游,津贴和各种补贴就很诱人。

  陈永的家庭条件在此时的北京,或者说全国,都属于很优越的那一类,不然也不可能在不会外语的情况下走通关系,进入旅游公司做导游。但即使是现如今北京最好的那一批家庭,也很难说在财务上自由。

  更别说陈永的家庭还不属于那顶尖一小撮,就和很多同龄的年轻人一样,他也总是觉得钱不够用。

  那边对各种单据的工作人员总算确认完毕,给毛思嘉敲了确定的章子。拿到盖章之后毛思嘉才彻底放松下来,告别后面排队也要确认单据的同事,打算回家。

  外面天色昏黄中泛着黯色,显然是马上就要天黑了。

  在停放自行车的地方,毛思嘉又和几个同样挺疲惫的同事打了个招呼,大家以正常的‘社交礼仪’交换了几句不咸不淡的关心。按照既定的程序,就该告别了,然而毛思嘉旁边的女同事却像是忽然来了兴趣,朝对面指了指:“思嘉,你看看那边儿那个人,是不是在看你?”

  如果是几十年后,看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是同事遭遇了跟踪狂。即使是塑料同事情,也会表达出应有的关心。但是在现如今,大家是想不到这种的,反而会觉得‘有情况!让我康康’。

  然后顺势露出八卦的脸色。

  毛思嘉顺着她所指看过去,嘴角就压不住了。同事察言观色,惊讶了:“是你对象?”

  确实挺惊讶的。

  毛思嘉条件很好——都在公司工作一年多了,该知道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毛思嘉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有个当司令的爹,或者当部长的妈,但她爸爸妈妈也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展良好了。

  而且她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不需要帮扶兄弟姐妹,父母也肯定只会补贴她一个。再加上她本身工作也很好,单就经济实力而言,她绝对是个好的对象人选。

  更别说她外貌出众了,无论男女,外貌条件总是一项无形资产——这个东西不当吃、不当穿,但在做选择的时候,女的依旧想找个仪表堂堂的青年,男的依旧想遇到个容貌秀丽的姑娘,为此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别的标准。

  就大家所知的,光是单位内部,就有不少暗搓搓对她有意思的男同事。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人含蓄,他们稍有意思,然后毛思嘉不动声色暗示拒绝,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很少弄的人尽皆知而已。

  至于单位之外,那也有。随着毛思嘉在单位扎根,她越来越多接触到单位以外的人。作为一名导游,她常常要见各种人,饭店的、景区的、酒店的,一开始大家都不熟,次数多了之后自然有人上心。

  只不过无论是谁,哪怕这个人托人来说和了,毛思嘉依旧会尽量得体拒绝...然而再得体,那不也是在拒绝么!

  有个几次,到底就传出了毛思嘉太挑剔的名声。这种名声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个时候很多姑娘相亲,失败次数一多也容易传出这样的名声。有这样的名声在,别人都不乐意做媒了,找对象都会变得困难很多。

  所以很多人相亲几次之后,哪怕依旧不满意,也会走入婚姻殿堂。就是怕挑来挑去,最终陷入无人可挑,甚至要选一个比以前相亲对象更差的人的境地!

  别的姑娘或许会很介意这种名声,毛思嘉却不太在意。

  因为有这样的名声在外,这个时候有人等着毛思嘉,毛思嘉却是这个反应,自然就让人惊讶了——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自然知道毛思嘉的反应代表着什么。

  这个人是不一样的!

  之前的异性要是特别注意毛思嘉,来单位找她,她肯定是不高兴的。这个时候可不是几十年后,这种事情带来的虚荣远远敌不过带来的各种麻烦!但现在这个,她明明是高兴的。

  所以......

  同事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emmm,明天公司有八卦新闻可说了。

  “这个嘛!您自个儿猜吧!”毛思嘉笑意盈盈推着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