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望族嫡女第83节(2 / 2)

  丽嘉只微微一笑,并不说其他,充耳不闻,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也不会反驳。丽婉见丽嘉不说话,她当然也不会傻的帮丽柔说话。

  吴夫人心道这

  刘家的姑娘要说伶俐可人,还真的只有那位三娘了,只可惜她嫁给郑灏了。否则,也不会娶个这么小管家婆似的姑娘,年纪轻轻老态龙钟。劝自己丈夫上进没错,偏偏一味的说什么读书,仿佛好怪自家没教好儿子似的。

  也真好好笑,她儿子如今没有功名又如何,照样能娶高官之女,还轮得到她来嫌弃。

  自家没嫌弃她都好了,除了面容略能看过去,十几岁的姑娘,毫无青春活泼之感,反而整个人沉甸甸的老态龙钟,连作诗写字都不会,毫无任何生气,古井无波,还屈了她儿子呢,她儿子都没个知心人。

  还自以为生个儿子就跟上天似的,吴夫人很是不以为然。

  丽嘉和丽婉对视一眼,总觉得丽柔这看似天大的喜事也有了一丝阴霾。

  丽姝当然是不知道这些,她现在有了身孕,轻易是不能够出去的,一般就是在自家园子里走走。公公种了很多树,也非常喜欢莳花弄草,把园子打理的非常漂亮,据郑灏说有人送十金买公公所栽培的姚黄魏紫。

  这下算是便宜丽姝了,现在是早春时节,冰雪消融,一件披风就足够了,在园子这里鸟语花香,丽姝总觉得自己都松快许多。

  有时候是她自己过来,有时候是郑灏陪着她,无论如何走动一二还是很舒服的。

  这日郑灏塞了她两千两,丽姝瞪大眼睛,“从哪儿来的?”

  “怎么,你怕是我贪污来的?”郑灏好笑的看着她。

  丽姝点头:“那是当然,官员的声誉如白壁一般,微微有瑕疵都不行的,一次贪了,被人抓住把柄,日后就会更贪。”

  郑灏道:“放心收着吧,这是兵部给我的,已经过了明路,如今公主们刚刚出去和亲。皇上想加强军备,故而兵部的人生怕吃挂落,又因为我近来办事颇有好评,已经升为中书了,所以大司马开给我的。”

  中书过所有六部的折子,抄录誊写中万一谁对你有点意见,你的折子因为一字之差,很有可能就天上地下处境完全不同。

  丽姝见这个钱并非是受贿得来的,而是正经的渠道,她也就收下了。

  “这还是你第一次交钱给我呢。”

  郑灏挑眉:“怎么,嫌弃我穷了?”

  丽姝窃笑:“你

  们翰林清贫些也是好事,反正我是觉得挺好的。”

  二人打了几句嘴仗,又有丝雨进来道:“大奶奶,敏儿上京了,她正从淮南过来,奴婢让她梳洗好了来见你。”

  丽姝瞬间站了起来:“好。”

  这个敏儿正是她曾经在几年前派到杨初萤那里的,她真的想搞清楚前世的事情。

  不一会儿,丽姝单独把敏儿喊到书房来了,敏儿先跪下来磕头:“三姑娘,奴婢总算是回来了,若非奴婢不是杨家的人,否则早去那番邦了。”

  “什么?杨初萤去乌孙了,你确定吗?”丽姝不可置信。

  要知道她前世可是被杨大人买回去代替杨初萤的,这辈子怎么杨初萤又去和亲了呢。

  敏儿点头:“奴婢一直跟在杨姑娘身边伺候,杨家的夫人听说是妾室扶正,特地从外面娶回来的。她对杨姑娘很是不好,偏偏朱老尚书早早的去了,朱老夫人年事已高,不久也撒手人寰,奴婢曾经知晓她往成亲王府递过一封信,是让她王府的表姐交过去的。哪里知晓没有半点回应,后来就没办法,杨大人亲自给她下了药,把她送过去的,奴婢不是杨家的人才逃过一劫。”

  丽姝又问:“那她们家没有买人代替杨姑娘去吗?”

  敏儿摇头:“没有,原本那个杨夫人就想把小姐弄走,听说这次杨姑娘去和亲,原本就是代替别人的,她又怎么会再找一个人。”

  让人好好安置敏儿之后,丽姝陷入了沉思。

  难道自己是庄生晓梦,不可能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萧昀就不可能出现在淮南,敏儿是贴身服侍杨初萤的,萧昀连回信都不肯,怎么可能亲自去那边。

  她突然想起当年发生的事情,萧昀为何会对自己上心,就是源于她救过他,否则,他是不会对她上心的。

  因为刚开始见面时,他非常轻佻。

  正因为自己救了他,所以他甚至还告诉自己他会派人保护她如何,但如若这个人是杨初萤呢,杨初萤可是很善良的,若她那日不救身负重伤的萧昀,会不会是杨初萤救,这就说的通了。

  如果没有她出现在济宁,是杨初萤救了萧昀,以萧昀这个人的为人,恐怕还真的会去她。

  也只有萧昀迎娶杨初萤,才会让杨大人

  使出李代桃僵,为何要选漂亮的官家女,甚至还花一万两。因为杨家既能为本地藩王分忧,又能和成亲王府结亲。

  如果萧昀没去,大概杨家是不会买人的,她们会像前世一样让人李代桃僵。

  可他为何前世救了自己呢?既然自己是代替杨初萤去的,他应该不会如此啊?

  这就又是另一个谜团了。

  但总之今生她再也不会有被人送去乌孙的风险了,至于其她人,她祈祷大齐国富民强,将来那些和亲的姑娘们处境才会好。

  回过神来,她这里又有郑灏拿回来的私房钱,丽姝当然好好存好,以备自己不时之需。

  五月天气骤然闷热起来,丽姝在郑夫人这里请安时,听说老太太又在吃素,说是见着肉了就犯晕。隔房的榕二太太一家要回荥阳了,她们寄居京中,一直混的不甚如意,榕二太太一直很想念荥阳的热闹,故而准备返乡,丽姝也准备了程仪。

  郑家人不多,所以走了榕二太太一家,冷清下来。

  当然冷清也算不得很冷清,毕竟郑灏现在也是翰林,轮值内阁,还有状元身份,故而也常常有人上门来拜访。

  但丽姝却觉得家中清静些更好,她和谭氏的院子虽然对着,并不能直接串门,因而两边往来也不多,她觉得过的比在娘家还舒服。

  这种安静丽姝很舒服,谭氏却很难忍受,本身就和一个病人常年相处,她就有些寂寞,偏偏如今崔氏又走了。

  往常崔氏脾气好,她们往来很多,大家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就是说些什么也不怕。

  现在崔氏走了,她和丽姝往来不多,因此白日她常常觉得难耐,偏偏郑家规矩森严,郑夫人看着脾气好,但是也防着她,里三层外三层的丫头婆子,去哪儿都一群人跟着,见最多的就是小厮,还隔着几重人。

  谭氏觉得自己快憋死了,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两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