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克夫小夫郎第36节(2 / 2)


  岑越已经不去纠正大崽断字了。

  回去顺路买了菜,岑越昨天晚饭时答应给阿扉做肉饼,就买了偏瘦一些的五花肉,又挑了时下的蔬菜,回去不着急做饭,先把面揉上。

  刘妈妈见回来了,还给她带了炸糖球,诶呦心疼,说她年纪大了吃这个干嘛,下次不用管她的,浪费这个银钱。

  “阿扉惦记刘妈妈你,特意提醒我买。”岑越说。

  刘妈妈就很高兴,脸上都是笑容。

  虽说是主仆,可刘妈妈看着齐少扉长大的,三少爷特意惦记着她,没什么比这个让人高兴了。

  岑越先和阿扉回屋歇一会,早上吃过都不饿,又去看了草莓苗,还玩了一会挑棍,日头差不多了,岑越卷着袖子洗了手进灶屋,让阿扉在院子玩。

  “肉剁成泥,也不用太碎了。”

  梅香就砰砰剁肉,刘妈妈去年冬摔了跤后,虽是养了半个月,但自那之后不能久站,或者干点搬重的活,会劳累腰疼,如今灶屋做饭一把手就是梅香。

  岑越只做他和阿扉的——倒不是他不给大家做,刘妈妈不愿意,说什么都不干,哪里有郎君给下人做饭的,不像话。

  也失了三少爷的体面。刘妈妈那时候找岑越说过,说夫人在时对底下人也好,宽和的紧,但做主子要有主子样,威严在,我知道郎君心善,见小菊一个小丫头可怜,梅香是个姑娘家,多是照顾宽厚,但规矩立下了,位置分寸在,不然时日久了,底下人能越到主子头上,那就糟了……

  刘妈妈说的这翻话确确实实是好话。

  因为社会就是这样的,说平等人权,那害的可能是梅香和小菊。

  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个岑越知道。

  “肉饼想要酥脆好吃,馅料是一方面,还有个小窍门,和面的时候,里头放一点油,把油搓到面里,放点盐。”岑越一边做一边跟梅香小菊说。

  让小菊切葱花,将花椒磨成粉,面醒着。

  晌午主食是香酥肉饼,配个蛋花疙瘩汤,岑越在现代属北方人,饮食习惯是面食为主,因此做面食有一手。穿到了大盛岑村,也是吃面食多点。

  根据田里种的庄稼还有饮食结构,岑越起初也以为是在北方,但今早有卖粉的,感觉又不像——

  如今老百姓可见不到国家的堪舆图。

  岑越一手和着面疙瘩,心想管他什么地域,小老百姓不操这个心,疙瘩汤的面糊要稠一些,属于比馒头的面稀,又比烙春饼的稠,能用筷子夹起来成小疙瘩,就差不多了。

  配菜都齐全,鸡蛋液、葱花、笋叶子切成丝。这会先不下锅,这个简单,水烧开了,往里倒就成。肉饼的面醒好了,现在包馅烙饼。

  “还要调一点油酥,就是面粉里头放点油,调成糊状,这个是让饼出锅后更酥脆的窍门……”

  饼条铺调好的肉糜一层葱花,一头拉起来卷成条,顶头那儿涂一层调好的油酥,手掌圈一圈,成了剂子,用手掌压一下,层层叠叠的圆饼状。

  “不能擀,容易破皮,用手压一压就成了,放那儿晾一会。”

  一只只巴掌大的厚墩墩饼做好了,锅底烧油,有后头灶台小火煎肉饼,前头灶台大火可以烧疙瘩汤了,下了面疙瘩烧开放配菜,还有切成丝的酱菜。

  不用放盐了,酱菜就是咸的。

  岑越想到这儿,就想起现代放火腿,火腿就想到了他的‘腊肉’,“对了我的腊肉——你们帮我看着点火候。”

  他去看看挂在粮上的腊肉。

  当初摸着石头过河做,天气都热起来了,腊肉名字就知道是冬天腊月做的,岑越也第一次做,现下拿下来,肉硬邦邦的,外头倒是没发霉,晒得有点像风干肉,反正不是腊肉。

  “……”

  “……”

  回头炒炒吧。岑越心虚把肉给挂回去。

  今日晌午吃饭略晚一些,第一只饼烙出来时,外头的齐少扉闻到香味就往灶屋去,岑越出来了,手里半块饼,递给阿扉一半,说:“阿扉帮我尝尝味。”

  “唔,好香啊。”

  里屋梅香同刘妈妈三人分了半只饼,一人一口尝尝郎君做的,都发出惊叹声来。

  齐少扉听见了,凑到越越跟前跟只小狗一般,岑越顺便给喂到嘴里去,“烫不烫?”

  “唔不。”齐少扉摇脑袋。

  “越越好好吃啊!”

  没一会齐少扉尝出滋味来眼睛都亮晶晶的。

  岑越略得意,“这就叫宝刀未老。”

  “越越不老。”

  “越越阿扉还想吃。”

  “马上开动。”岑越说。他也尝了一小口,时下面粉不如现代细腻,但另有一种风味,肉馅不肥腻,加着花椒粉、大量的葱花,酥酥脆脆,一层又一层,吃起来掉渣。

  真的太香了!

  ‘腊肉’失败的‘阴影’这会全都没啦。

  如今小院里,凡是岑越做饭,吃饭的时候大家伙都是很积极,岑越和齐少扉在堂屋开饭。刘妈妈等人还在灶屋烙饼、烧汤。

  齐少扉一连吃了两个,每咬一口都要说越越好香。岑越:……

  “你喝口汤,吃口菜。”

  齐少扉乖听话,好吃到饭后成了粘人宝宝。用完饭,午后院子消消食,就到了午睡时候,岑越刚脱了外衣,听到堂屋门口小菊说:“郎君,二苗来了,还有他家里人。”

  “卖苗苗的二苗?”床上齐少扉也有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