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9世纪女继承人第24节(1 / 2)





  但不管怎么说,这始终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对比此时绝大多数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条件还是好的。至少家庭成员都能吃饱穿暖,孩子们能够接受教育,还雇得起一个杂役女仆…就在半年以前,家里的生活都是不算富裕,但孩子们从来不需要想太多钱的事的。

  变化发生在几个月前,母亲收到信,他们的父亲和一个外国女人私奔了。

  老天爷!这可真是最糟糕的事了!

  虽然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父亲又回来了,但打那之后寄回家的钱就迅速减少了,连以前的一半都不到。

  这个家里的孩子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过一分的零用钱了,现在最小的妹妹过生日,也拿不出钱来买礼物,让家里的大姐非常发愁。

  这个家里的大姐,也就是女孩儿,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我或许可以给丽琪做点儿什么,一条衬裙或者一双袜子?”

  “丽琪不会喜欢那些的!”男孩儿尖锐地指出事实。

  如果是为了送礼物而送礼物,那送什么都可以,可他们都很清楚,最小的妹妹不会高兴收到一条衬裙或者一双袜子。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不实用,而是才13岁的小妹妹本来就会有家里准备这些东西(或者给她材料自己做),现在送这个就有些‘图省事儿’了。

  “哦……”女孩儿沮丧地低下了头,扔下了手里的编织活儿,又想了一会儿才像是想起什么了一样,说:“丽琪上次说过,想要一条肥皂。”

  “肥皂?我们难道没有肥皂吗?”男孩儿不解地皱起眉头。

  “不是普通的肥皂,是一种高级肥皂…哈,我记得这几天的报纸上都有广告。”说着,她转身去翻仍在角落里的一小堆报纸去了。

  没多久找出几份报纸来,男孩儿也凑过去看,然后一眼就看到了广告内容。相比起此时绝大多数的广告,这个肥皂广告做得实在是太显眼了!这可不是在报纸各类消息的夹缝离简短的几个句子,事实上,这广告占据了一版报纸的半个版面呢!

  与其说是广告,更像是宣传画。

  上面是两个漂亮女人的形象,其中一个躺在注满水、水面还漂着玫瑰花瓣的浴缸中。头发湿漉漉地卷曲着,从头的一侧捋到了胸前的位置。她对着一面小镜子,嘴上咬着一条束发的发带,似乎是要将头发束起来,以免被水弄得更湿。

  另一个女人坐在旁边一把圆凳上,外裙已经脱去了,可以看到她装饰着蕾丝的衬衣裙和解开到一半的束身内衣。她微微偏转身体,伸手去除掉自己的一只长筒丝袜,地上还能看到她随意踢开的便鞋,精美异常。

  虽然这幅画上也有肥皂,就在浴缸旁呢。但单纯看这幅黑白印刷画,完全不知道这是肥皂的广告…只有看到广告字了,才知道这是卖肥皂的广告呢。

  这就是薇薇安想到的女演员和报纸结合的营销方法,这个时候商家虽然也会在报纸上打广告了,但往往就是在夹缝里简单说明一下产品的用处,还有在哪儿可以买到而已,配图非常少见。

  广告画当然也有,但广告画其实更接近薇薇安上辈子那会儿的‘宣传海报’。只有有限的场合,比如商店里,会贴这个。

  报纸配图其实不难,此时的报纸经常会连载讽刺漫画什么的。大多数的漫画都线条简单,当然,也有比较精致的,制约这个的主要还是成本。而奥斯汀先生要为可丽牌肥皂打广告,只要是他自己出钱,做个精致一些的画版,报社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只可惜此时的报纸都是黑白的,哪怕奥斯汀先生肯多出钱,也不可能将广告画弄成彩色——能印彩色图画的彩色印刷术已经有了,但还比较‘粗糙’,更重要的是价格昂贵!

  报社可以为可丽牌肥皂印刷一个大大的广告画,反正无论是画版,还是广告费,奥斯汀先生又不是不出钱。

  但要做彩色印刷就很难了,此时能够做彩色印刷的印刷厂就非常少见了。报纸又不需要彩色印刷,所以报社合作的印刷厂(有的是自己就有印刷厂)基本不会有彩色印刷的机器和技术。

  这种情况下,就算奥斯汀先生承担印刷彩色广告画的成本,报社也不可能为了达到他的要求换掉合作的印刷厂,就为了出这几天的报纸吧?

  当然,也不是完全做不到,说到底还是奥斯汀先生给的钱不够。如果他真能给出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数字’,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但奥斯汀先生也不可能那样做。

  广告画不是彩色的,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不过薇薇安还是想到了其他办法尽量弥补,比如说在杂志上打广告,在公共马车上贴广告画什么的——彩色印刷术一经推出,大家就看出这是多么有价值的技术了,彩图给人的感觉可要生动有吸引力多了!

  报纸这样价格低廉的印刷品先不说,用不上彩色印刷术。但杂志就不同了,各类杂志定位不一样,有些杂志就是挺贵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各种时装杂志,这类杂志不怕成本上升!

  事实上,时装杂志很多以前没有彩色印刷的时候就直接用手工上色了(所以发行量始终高不了)。所以现在有彩色印刷术了,简直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

  这些杂志顺理成章地就用上了彩色印刷。

  而现在就是要在这些杂志上登彩色广告画。

  至于公共马车上贴彩色广告画就更没什么了,找能够做彩色印刷的印刷厂印刷一批彩色广告画,然后向公共马车的运营商缴纳广告费就能贴广告画了。

  虽然在公共马车上贴广告画属于很新潮的广告方式(毕竟公共马车本身也没有出现多少年),但大家好像立刻就发现了公共马车是一个天然适合打广告的地方,公共马车运营商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奥斯汀先生这样的商人了……

  “这是…鲁本斯小姐?”在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后,男孩儿倒是比女孩儿更先被吸引了。

  要从彩色广告画上看出画的是谁已经很难了,报纸上的黑白广告画更不可能看出人物原型。不过看不出来,也会有注解说明这一点——这就是女演员与报纸结合中,‘女演员’的部分。

  薇薇安上辈子时,广告借用明星的知名度更像是理所当然。而在明星的影响力、知名度都没有那么大的时代(就是现代传媒还没有那么强的时代),不是也有月历牌、香烟盒上的美女么?这些美女中电影演员也不少。

  而这辈子连电影都还没有,大众之中的‘明星’也就是歌手、女演员这样的了。虽然总体知名度和现代明星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横向对比,影响力其实还可以了。毕竟此时人们的娱乐活动也很少,凡是能够经常听音乐会、看演出的家庭,对歌唱家、女演员如数家珍并不奇怪。

  ‘鲁本斯’小姐是此时美林堡最出名的女演员之一,很多贵族和大富商都为她的魅力迷醉,追求她的年轻才俊可不少!稍微普通一些的男青年甚至没机会见她呢!

  不过追求者是一回事,奥斯汀先生这样谈合作的商人又是另一回事。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嘛!奥斯汀先生认识的演员可不少,虽然没有‘鲁本斯小姐’那样出名的,但通过这些人见她一面却很容易。

  不只是鲁本斯小姐!广告画里用了两个女演员的形象,还有一位‘罗兰小姐’,她也是现在美林堡正当红的女演员呢!

  “哦,是的,鲁本斯小姐和罗兰小姐…她们可真美啊。”女孩儿也注意到了广告画上的两个美女原来是当红的女演员。

  其实看报纸上的黑白广告画根本认不出两位女演员,要说那样的形象有多美,也只能说奥斯汀先生找了一位足够高明的画家——一个人的照片美不美,都有很大可能取决于摄影师的技术,更不要说画像了。

  不过这个时候那些也不重要…好的广告画就是这样的,商品本身并不是主角,主要的人物也只是看似主角!重要的是给潜在用户一种感觉,预设一个场景,潜移默化地让商品和这个具有诱惑力的场景挂钩。

  现在就是这样的,广告画中,两位女主角足够漂亮,看到她们的形象,很容易想到光鲜亮丽、无所事事、享乐主义。想到两个漂亮女人在一天的购物、游乐、舞会之后回到舒适豪华的家中,洗澡休息。

  商品经济的时代,广告就是要发挥这样的作用——让看的人代入其中,最终觉得使用了那件商品,就能复制广告里呈现的生活!

  这种想法并不是那么明确的,但的确有这种暗示。

  “嗯,我想一块肥皂,就算是高级肥皂,也不会太贵…我们也许能负担得起。”女孩儿虽然感慨女演员的魅力,但很快就回过神来,考虑起了妹妹的生日礼物。

  “按照这则广告的说法,很多店铺里都有出售这种肥皂,林登百货、伊尼戈贸易所、德隆精品店…”

  “这里有参考价,哦,2先令一块,真贵!”男孩儿眼尖,在广告画的角落里看到了参考零售价,是非常不起眼的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