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835 让盗版的也给我们打工(2 / 2)


在这上面,谢凯的脑洞,实在是无人能敌。

广告宣传个人打造家庭影院,然后谢凯居然直接组织人在各个城市开录像厅。

这年头,这是个新鲜事务。

一开始预定的本来不多,所以录像厅的生意火爆,24小时营业,一天好几百的收入,自然就让周围人看的眼红。

投资只需要一台彩电,一台VCD,光盘甚至都不需要什么成本,直接到国美门店的光盘店找工作人员换光盘就行了。

要不了几天,就能收回投资。

这就成了一种有高额回报的生意。

有人开头,自然也就有人跟着学。

毕竟,国内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已经有一批人富裕起来了,万元户,已经成为所有人都追求的身份。

当然,最早的一批万元户,根本就不屑干这样的营生。

“有些人为了降低成本,直接提出给更多预付款……”黄光裕提出了现在为难的地方。

“不行,只按价格来。”谢凯坚决摇头。

占小便宜的是大多数人的心思。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手段,就为了更快地推广产品,让市场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谢总,咱们要不要扩大生产?按照目前的趋势,要不了多久,市场上就会断货,这就给其他竞争者机会……”姜万勐担心他们的市场被人抢走。

“先不用。”谢凯摇头,“还是以每天两千台的产量生产,到百万台的时,就准备更换成DVD的生产。那时候,全国的仿制产品,应该会冒出来了……”

“谢总,咱们这样,根本就赚取不了多少利润,这是何苦?”黄光裕询问谢凯。

谢凯的背景很神秘,黄光裕知道。

尤其是跟红旗集团的关系。

可明明能赚取很大利润,谢凯这样搞,最后利润会有不少,但是这产品从一开始就被他们不断砸价格,最后利润不会这么高。

国光跟国美,会是最后的赢家,可最后他们却不能获得更丰厚的利益。

“有时候,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我们这是在打标准之战,如果标准制定权不在我们手中,有什么意义?标准在我们手中,最后我们根本不用生产,直接卖技术。核心的技术,都在国光捏着。仅仅靠着一家国光,跟国际上竞争,有优势么?国光一家,能挡着国际上的巨头?”

谢凯的理论,让黄光裕是懂非懂。

他站的角度,只是国美的高层管理。

国美卖家电,不管价格,反正每台他们拿到的钱是一样的。

没办法,谁让谢凯最开始在全国大肆搞国美,就是为了给长虹等属于红旗集团下属民品产业建设市场渠道。

这年头,任何产品,渠道决定市场。

全国没有人家一家电器生产公司的渠道能跟国美比。

国美有自己的门店是不错。

但是国美门店的销售员,同样有资格去向周围的人推销产品,推销出去的产品,价格可能会比门店低一点,同时销售员还能拿到更高提成。

姜万勐更不了解谢凯的想法。

同时,这两人也不知道,谢凯为了阻击国际巨头进来,明知道盗版无法打击,索性就捏着核心的关键零部件,提供给盗版生产厂。

梁宽得到的解码芯片,就是谢凯让人提供的。

谢凯这种操作,都是分开的。

就如同当年,万燕被C-CUBE满世界到处提供解码芯片,大量盗版VCD生产出来,最后万燕被搞死了,C-CUBE共公司却发展得很大,利润一点都没少拿。

“很多时候,咱们一家没法,只要掌握核心,让他们去就是了。即使制定了标准,到时候,如果使用的人少,没有人认可,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国光的VCD,只要不亏钱就好。等到局面打开,市场用户认可,培育出来,DVD才是我们的利润大头。”

谢凯这话是对姜万勐说的。

国光是红旗集团的,投资这么大,却没有多大的回报,姜万勐这个最高负责人自然面上无光。

有些时候,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润。

谢凯布局了这一切,也不会去管太多。

之所以不用主管部门推荐的高级管理人员,谢凯就是担心他们的习惯会造成布局的崩溃。

换成任何单位,都难以承受这样的风险,更不会疯狂地跟谢凯一起去玩一般地投入市场。

“这事儿,快要结束了吧?你说我这是何苦?又要给你打工,还要帮你干坏事……黄春生那边我给介绍了香江那边提供的解码芯片,那货直接整了两万套啊……”郑宇成一脸笑容。

坑人的事情,他很乐意。

“才两万套?小鬼子就没多提供点资金?”谢凯皱起了眉头。

“要是国光知道你把核心产品提供给竞争对手,估计你的麻烦就大了……”郑宇成一脸嘚瑟。

谢凯直接撇嘴,“反正香江那边的工厂,也是归属红旗集团,利润一分没少。小鬼子不行啊,怎么才投入这么点资金呢,一千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