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2章(2 / 2)

  他在德江也搞一个,未免有骇物议。

  不过,京城的那个百货公司,是在原来国企的基础上,施行股份制。

  而薛老三的这个影城,完全不涉及到国资问题,而是另起炉灶。

  最重要的是,新组建的影城,是地方占了绝对控股权,且按照投资比例来看,德江这边除了六千万的投资,就是万余亩的土地,而外资方,总计投入九千万,不过占了百分之四十九。

  换句话说,薛老三拿万余亩土地,就换了至少三千万。

  放在今天,万余亩土地,只卖了三千万,当官的非得被泼大粪不可。

  然,在时下,土地有什么价值,万余亩土地能卖三千万,那是了不得的政绩。

  更何况,出卖的并不是什么良田,而多是沙石地,以及数千亩的山坡,这些破地方,平时看着就碍眼,能变废为宝,谁也不能说薛向半个不是。

  有了经济利益和控股权,双重在手。这笔巨额投资,要通过中央的审查,自然毫无问题。

  话至此处,问题又来了,你薛向随便万余亩荒地,就卖了三千万,是不是当投资商是傻子。

  的确,投资商不是傻子,能做大商人的有几个傻子。

  就拿影城的两方外资来说,一个是李、陈二位老板。一个是长江实业。

  李、陈二位老板是谁。那是薛向使出浑身解数,从梅山,银山两处虎口夺食而来。

  几番波折后,双方已然成了老朋友。或者说。如今倒是李、陈二位求着他薛老三的时候多。毕竟,投资已然落定,地方官员若不配合。分分钟就能玩死投资商。

  亏得薛老三主政德江,才有了李、陈二位的如鱼得水。

  是以,听闻火电厂上马,薛向遭遇政治危机,李、陈二位倒是比薛向更着急。

  话说回来,火电厂若真上马,这二位正大赚特赚的风景区的买卖,还能持续多久,翻翻日历大概就清楚了。

  待弄清了薛老三的反击之意时,这二位二话不说,便决定再度投资,除了保住薛向留在德江,以及保存风景区的产业外,最重要的是,听了薛老三一番分析,二人便是想不砸钱都难。

  而另一位投资商,长江实业,和薛老三扯上关系的时间就更早了。

  昔年薛老三领着小妮子去港岛给大宝治病,第一桶金便是在长江实业现任董事局主席徐明远身上掘取的。

  靠着知悉这位后世华人首富的发家史,在其运作和黄系重组上,薛老三的风险投资,获得了巨额回报,也就有了盛世中华的启动资金。

  因为此事,薛老三和徐明远也才有了交际,再后来,因为港岛斗宝,徐明远便才在那时和薛老三结识。

  今次,薛老三为救小妮子,跟周道虔请假,便打着去港岛招商的旗号。

  当时,打造影城的规划,已全盘在薛老三心中想透,救得小妮子后,他便顺势将此事办了。

  说来,盛世有天量资金,拔根毛下来,都能塞得德江天空密不透风,可薛老三不愿盛世卷入复杂的政治。

  是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动用盛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