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84章(2 / 2)

  的确,这几日,他真为那日国庆观礼衍生出的麻烦事儿,有些伤神了。

  时日至今,便是老人家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当初的决定,或许真的是唐突了。

  在有些人看来,一次例行公事,竟然成了传承信号,没来由生出这偌大风波。

  往常,老人家如此明确地表完态后,基本上就等于一锤定音了。

  然,今次,老人家话落,却好似猛地点燃了话题,讨论声不断。

  就在争论即将陷入白热化的当口,不远处,忽然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

  这下,所有人都停了争辩,面带诧异地朝声响处看去。

  的确,别的地方有发动机声并不奇怪,可这是梅园,此间怎么会允许车开进来呢。

  看清了车牌,众人越发好奇了。

  没多会儿,车在近前听稳,国光同志几乎是冲下来的,身子还没立定,便吐出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薛向死了!

  此话一出,不齿往场间丢下个巨型炸弹。

  饶是场间众人无不是久历沧桑,阅尽浮沉之辈,也皆被这消息惊呆了。

  老首长身子明显一晃,若非南方同志见机得快,奔过去扶住了老人家,真不知会发生何等不测。

  说来,薛向不过是个小人物,至少在场中来看,他就是个小人物,纵使年轻才高。有元老许之以党内英俊、国士无双,在这个层面原也算不得什么。

  且,场中诸位无不是从哪个炮弹横飞,枪林弹雨中血火冲杀出来的猛士,什么阵仗没见过,怎会因为一个小年轻的身故,而作此态。

  究其原因,是各怀心思,各有震动,归而总之,无非三类。

  其一者,便如老首长这般,痛惜其才的。薛老三到底有多有本事,恐怕也只有他们这个层面知晓。不说薛老三履职各地,都搞活一方经济的成就,毕竟,一方经济再活,处在国家层面,算不得多大的事儿。

  关键是其人所创,多能复制,靠山屯的大棚蔬菜,希望饲料,那几乎都是新建了一个行业;最了不得的便是农村承包责任制的率先试行,可以说彻底解决了高层的争辩不休,最终成为全国推广的新型农业模式。

  当然,老首长最看重的还是起在理论方面的建树,能搞经济,至多干个地方首长,毕竟,越是到了高层,越是需要大局观,而这大局观上升到最后,便形成了理论,成了解决重大问题的不可或缺的政治智慧。

  很多干部,就缺少这种大局观和理论素养,无疑,薛家小子是这方面的专家。

  真理大讨论,底定改开的资社之辨,社会主义本质论,一国双制,每每到了关键时刻,薛家小子总有生发。

  此等天纵英才,老首长心中隐隐认为此乃天赐。

  从小便给予其极大的殊荣,便是几日前的登楼,众目睽睽之下,老首长没和任何人多言,唯独和薛家小子打趣几句,这正是看重的一种体现。

  可现如今,这立下赫赫之功的天纵之才,竟然毫无征兆地随风去了,简直让老人家难以置信!

  其二者,便是那几位子弟和薛家小子明显有矛盾的老人。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如老首长这般痛惜国失英才,另一方面,心头又有别样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