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78章(2 / 2)

  薛安远坐了下来,抓起个包子,一口咬下大半。

  “不去了,老爷子身体没什么大碍,再说,这几天各路人马探访,我就不去凑这热闹了。”

  薛向起身拿过个玻璃杯,替薛安远倒上杯豆浆,“今天不忙?”

  “忙,哪天都忙,北边不太平,过两天,我可能要去苏联一趟。”

  说着,薛安远将剩下半个肉包子塞进嘴来,一口灌下三分之一的豆浆,年纪再大,也难改军人本色。

  眼下的苏联,差不多快成了一锅粥,但离崩溃还有几年,薛向没把注意力放在上面,说道,“安老爷子下来了,空出个军副的职位,上面怎么安排的?”

  薛安远笑了,“怎么,跟我也学会拐弯抹角了。”

  陆委的情况是明摆着的,薛安远仅仅在几位军副之下,去了个军副,自然由薛安远顺承。

  薛向此问显得多此一举,安在海知晓自家这个侄子不会无的放矢,遂言他拐弯抹角。

  薛向道,“我建议您不要接任。”

  “为什么?”

  到嘴边的包子又被他拿了回来。

  “吃包子,趁热!”

  薛向提醒一句,接道,“您还嫌两年后在陆委的平级不够多?”

  薛安远怔了怔,笑骂道,“你小子啊,真是机灵鬼转世。”

  心头却是接受了薛向的建议。

  第五十一章大器

  他接任军副,也不过空得虚名,若不接,陆委亦不可能安排他人越过薛安远接任,如此,陆委班子便少了一位军副,政治最讲循例,待得两年后的大换届,陆委多半会萧规曹随,按照两年前的陆委构架配备人事,届时,薛安远出任军副,毫无悬念,与此同时,无形之中,消除了一位潜在竞争者。

  薛向布局最讲长远,处处料敌机先,让人叹为观止。

  吃完一顿暖心早餐,薛安远站起身道,“现在回学校,顺路,我送你!”

  薛向道,“先不回去,和光真同志有约。”

  薛安远顿了顿,道,“忘了这茬儿,你和光真同志挺熟稔,多亲近亲近,这是个极有能力的同志,季老好几次在班子会上都赞许过他在明珠的成绩。”说罢,拍拍薛向肩膀,便自出门去。

  时间约在上午八点半,对方是长辈,也是上级领导,薛向原打算立时就去,赶个早,表示尊重。

  此刻,他却坐了下来,怔怔出神。

  不算安在海,此次六位政局出缺,四位早定,费纶顺承,余下一位,不消说,是许子干的。

  松竹斋惊变之后,变局陡生,波澜再起,安在海顺承安老爷子的政局缺,许子干退让,照例还空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