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节(1 / 2)





  没错,在她的心中纪涵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猫派。

  白天这么一顿折腾,午餐算是彻底泡汤了,至于晚餐……

  “不用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当章御问她晚上想吃些什么的时候,她摇着头如此说道,“这么多天没在宿舍住,回去后要收拾的东西肯定不少。明天就上班,你还是早点回去吧,趁着天还亮堂。”最后一句话暴露了她的真实想法,今天遭遇的这种事实在是让她心有余悸。有时候意外真的是到来得悄无声息,完全不给人半点反应的时间。

  其实她也知道自己此刻的想法有点不靠谱,却依旧觉得她在天还亮的时候回去会比天黑的时候回去安全那么一点。哪怕只有这么一点,也足够让她暂且将不舍搁置到一边劝他尽早回去了。

  “……好。”

  同样的,哪怕心中万分不舍,章御也愿意暂且将这种情绪搁置到一边,只为她能觉得安心。

  很快,章御收拾完了自己的东西,带着丸子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纪涵跟到门口,抿抿唇说:“路上小心。”

  “好。”

  “一定注意安全。”

  “好。”

  “到了给我电话。”

  “好。”

  “不然我送你回去吧?”

  含笑一声声说着“好”的章御顿时没法继续回答说“好”了,他伸出双臂将满脸担忧的纪涵抱在怀中,在她耳边轻笑着说:“然后我再送你回来,你再送我过去,我再送你回来……几个来回后,天就亮了。”

  饶是纪涵心里此刻再难受,也没忍住笑了出来。

  嗯,之前坑谢凛也好,现在说冷笑话也好,她家实习男朋友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打开了什么未知的开关?

  ☆、71卖文买香锅的第二天

  明明只是少了一个人, 屋子却好像一下子就空了。

  这是章御离开后纪涵最深的感触。

  她一脸咸鱼气地仰躺在沙发上,只觉得整个人都生无可恋了。她也不想一直思考这件事啊, 问题是这屋子里到处都是他的气息, 不管她看到什么都能想起与他相关的记忆,所以, 真的不能怪她好吗?

  可哪怕再难受, 她总不能立即打电话叫他回来吧?刚刚打电话的时候她还强打起精神跟他说自己一切ok不需要担心呢,打脸也没这么快的。

  忍着吧!

  忍着忍着就习惯了, 不习惯也得习惯。tat

  原本还算明亮的屋内不知何时已经全黑了,纪涵也懒得开灯, 就这么呆在漆黑的屋内, 可惜她的双眼虽然与猫眸颇像却到底不是真·猫眼, 否则这时应该能“发光”了。

  黑暗中,纪涵缓缓地呼出口气,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沉迷相思日渐消瘦”了, 这和她的人设不符啊!而且,咳咳, 也会让他过度担心的。

  而就在纪涵因离别而努力调节心情时,有一对夫妻也终于迎来了“欢聚”。

  这对夫妻不是别人,正是王哥王嫂夫妻俩。

  几乎是一见丈夫醒来, 王嫂便哭出了声来。

  依旧不太能动弹的王哥沙哑着嗓子安慰她说:“哭什么?我这不是没事吗?而且俗话说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放心吧,你跟着我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

  王嫂眼中带泪地“哧哧”一笑, 说道:“我不指望跟着你能有多享福,只希望以后别再出这种事了。梓言还这么小,你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们娘儿俩以后该怎么过啊!”

  王哥沉默了下,其实他很清楚今天这是就是一个意外,他开车时没喝酒也没违反交通规则,是人家笔直地朝他撞了过来,只能说“是祸躲不过”。可他也知道这种时候说这个话妻子肯定不爱听,所以他做出了保证:“放心吧,这种事一个人一辈子最多一回,不会再发生了。”

  “嗯。”王嫂擦着泪连连点头。

  “你在这里,那梓言呢?”王哥又问,他和妻子在都没什么亲戚,平时不觉得什么,关键时刻就觉得有些不便了。

  “在沙发上睡着呢。”王嫂站起身挪到一边,以便躺在病床上的丈夫能看清楚一旁沙发上睡得正香的儿子。

  也直到这时候,王哥才意识到这病房的“异常”,都是自家人,所以他直截了当地问出了口:“我怎么住在这种地方?”

  王嫂于是把今天的事情复述了一遍,王哥听完后又沉默了片刻,就听见妻子继续说道:“还有件事,今天他们走后我在你枕头下面发现了一笔钱,也不知道是谁临走前偷偷放的。”

  王哥略一思考,叹了口气,道:“章哥儿是个有良心的,以前我没白照顾他。”

  “你是说,这钱是他放的?”

  “八成是。”王哥点头,嘱咐妻子,“下次他再来,你待他亲切些。这钱,先留着吧,他是想给我们救个急,现在硬塞回去反而寒了他的心,等我养好伤找个由头加倍还他。”

  “好。”王嫂知道丈夫眼光准,所以向来不会质疑他的决定。

  “对了,弟妹的衣服还在我这里。”王嫂又说,“我从家里拿了衣服后,给送去干洗了,到时候让小章带去还给她。”

  “嗯,这种事你自己看着办。”

  王哥一边点头,一边嘱咐妻子把自己醒来的消息告诉今天赶过来的朋友们,顺带让她告诉他们这个点医院已经禁止探病了,所以别急着赶过来,什么时候有空再来。

  王嫂点头照办了。

  很快,一众人纷纷知道了这件事,并迅速发来“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