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2 / 2)


  “对了,你听说了吗,东子在他们单位一根笔杆子用的好,领导器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往上提了!”

  张旭呵呵一笑,像是指点迷津一样:“你哪个表妹?常来大院儿,老爸是铁道部那个?要真是这个,我劝你跟你妈说,别掺活!”

  这铁哥们儿表姐表妹的肯定不止一个,但适龄的确实就是这个了。听到张旭这么说,有些不乐意了。

  “你这怎么说呢?张旭真谈对象了?就算谈对象了又怎么的...谁能保准一谈就成的!”

  张旭笑了:“不是因为别的,是人东子看上那姑娘...咋说呢,见了那姑娘就知道了。东子才不是什么开窍晚,人是眼光高!看得上那样的仙女儿,再看别的,怎么看的下去!”

  铁哥们儿被勾出了好奇心,不解道:“这都是个什么天仙儿,值得哥们儿这么吹嘘?”

  张旭这就不说话了,只是想起了两天前在‘全聚德’遇到孙继东的事。

  当时其实也没说几句话,孙继东介绍了人,之后他就非常识趣地告辞了——再不告辞干什么?带着朋友留下来得罪人?

  虽然走的很快,但张旭还是看清楚了那个小姑娘,而且记得牢牢的——他的直观感受就是这姑娘年纪一定很小,看的出来,有点儿稚气未脱的样子。其实张旭还有点儿疑问...这姑娘到底多大?

  因为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别说农村还多的是童养媳什么的,十八岁法定结婚年龄以下结婚实属正常(这个时候的《婚姻法》女性结婚年龄最小是十八岁),就是城市里也多的是年纪不够就结婚的。

  不扯结婚证是不行的,因为户籍和太多东西挂钩了。但是真想弄到结婚证的话,也有的是办法。

  只是谈对象的话,姑娘不到十八岁倒不算什么,但是总不能十六七都没有吧?张旭觉得那姑娘年龄很悬。他只能相信孙继东的‘人品’,当那姑娘至少有十六七了——然而他相信的有点儿早...毛思嘉是1954年出生的,今年才十五岁。

  别看也就一两岁的差别,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个得放到不同年龄段讨论!

  如果是二十岁以上的青年谈对象,一两岁算什么?要是六十岁的老人找老伴儿,十几岁也不是问题!但是十几岁的人,一两岁就有可能非常麻烦。

  比如十六岁就是比十四岁像样,十八岁就是要比十六岁更加光明正大。

  除了年纪上面的疑惑,张旭单纯就是惊讶于孙继东眼光之好了。不管怎么说,那确实是一漂亮姑娘。

  不只是皮肤又白又水灵,像是一块水豆腐,人生的跟朵花儿似的,更重要的是人姑娘身上的气质——书卷气,还有一种唱歌跳舞搞艺术的人才有的感觉,坐在那里就和一般的姑娘不一样。

  他们大院儿里也有不少不错的姑娘了,女大十八变,现在看起来一个赛一个的出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愣是没看出来,只觉得一个一个的傻妞)。但和那姑娘比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非说的话,显得糙!人家多细致,就像一白玉雕刻的美人一样。

  至于其他姑娘,那就是草编的,虽说工艺精湛,也做的很好看,但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位铁哥们儿是藏不住事儿的,也是因为自家老妈确实有介绍表妹给孙继东的心,就把这一段儿给漏了。

  “我说妈你就别折腾了,表妹和东子不行!”

  “怎么就不行了?我看你表妹和继东郎才女貌的,走出去多登对啊!”其实是因为这哥们儿的表妹身高偏高,净身高173厘米!大家感性认知是北方都是大高个,南方相对就是小矮砸,其实南北方的差别并没有那么明显。一般来说,一个妹子173cm,如果不是从事的职业特殊,都是很高的,日常生活中都会觉得不太好。

  173厘米,就算这个时候没有高跟鞋,随便穿双鞋也175厘米了!男孩子要多高才搭配?至少175厘米(当然,如果不讲究男方比女方高,觉得身高从来不是问题的,这些就算是废话了,但这种人到底是少数)。

  提起北方人,似乎觉得175厘米是一个及格线,北方应该到处都是这个身高的。但事实就是,这个身高的不多,至少没有想象中多。

  更何况175厘米只是底线,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更高一些才好看。

  正好,孙继东身高就很合适...本来就是个大高个儿,最近还在最后的生长发育关长高了一点儿,都接近一米九了。

  铁哥们儿小声:“妈,东子有对象的,跟天仙儿一样!”

  本来正在择菜的中年妇女手上动作停了,皱着眉头:“这事儿继东妈妈怎么没在院儿里说过?”

  铁哥们儿打哈哈:“这、这谁知道啊,可能是继东自己谈的吧...”

  这个时候的街坊邻居哪里有秘密可言呢,很快孙继东家里就知道这件事了。

  孙继东妈妈在组织部上班,倒不是什么高级干部,就是一副科级...但平常工作也是有的,而不是那些全职主妇,日常就琢磨着孩子丈夫二三事。所以她对孙继东找对象的事一直不太热心,觉得时候到了自然就会有眉目。

  至少现在的孙继东年纪还小,根本不用想这件事。

  听到孙继东自己谈了对象,大概多问了一句。倒不是有多关注这件事,只是担心他‘自由恋爱’出来一个不合适的姑娘。

  倒不是她一定要儿子找个怎样的姑娘,这个时候的人因为时代特殊,也很难有‘门当户对’的思想。只是前些时候大院儿里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自由恋爱,最后带回来的姑娘却是一个‘圈子’。

  圈子就是女流氓的意思。

  姑娘带回来的时候家长还没有察觉到,因为人家姑娘长得漂亮,气质也不坏,乖乖巧巧地跟着来了,家长也挺满意的。虽然后来说起家里是做什么的时候吞吞吐吐,最后知道了,爸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爸爸已经入狱,妈妈也处在一个很危险的境地,这让人很不满意,但不能因此否定人家孩子。

  现如今情况不能以常理论。

  但后来有人偷偷过来告知,这才知道这姑娘不仅仅是明面上的情况——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跟一帮男孩儿混,早就成为流氓团伙中的重要人物了。

  这种情况并不奇怪,这个时候的‘圈子’来历本来就很复杂,因为时代特殊,确实少不了一些出身很不错的姑娘。

  这下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家长坚决不同意孩子和这么个姑娘谈对象。但孩子就跟着了魔一样,非她不可了...到如今两边还犟着呢!

  现在视自由恋爱为时髦,普遍认为这是进步的。但家长是非常不放心的,如果自由恋爱的对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对于老一辈家长来说还是很不放心的——能和男孩儿自由恋爱的女孩儿,是不是有点儿太轻浮了?这么说虽然很不进步,但确实是普遍存在的心态。

  孙妈就有点儿担心儿子‘所遇非人’...

  “继东啊...听你婶子说,你自己给谈了个对象...”孙妈本意是想试探两句,但看到这个儿子的表情莫名就有一点点心虚。

  “啥时候领回家看看啊...”

  “没有。”孙继东顿了顿:“没有对象...”

  “外面都说...”孙妈脑子乱了。

  “乱传的,不知道谁说的。”孙继东没有解释的意思,穿上外套就出门上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