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2 / 2)


  婚房、家具、四大件,工资、前途、单位福利...一旦到了结婚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要考量的!有的时候一个方面谈不好,可能就没有然后了...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对于现在的孙家夫妻二人来说,最不解的是孙继东怎么还没带对象到家里来。

  一开始的时候没带来,还当是刚刚开始谈,不稳定,人家姑娘也害羞。但谈了这几个月了(至少他们以为是几个月),差不多也该带人来看看了吧?结婚左等不到,右等不到。当父母的想要问问,又怕这个一贯有主意的儿子觉得烦,只能旁敲侧击。

  “继东,你这月钱够用吗?”孙妈手上拿的是孙继东交的这个月家用——虽然孙家的经济情况很不错,并不缺孩子们工作后的家用,但孙妈每个月还是会从孩子那儿拿钱。这个时候即使是家庭情况好的家庭也是相对而言,不存在几十年后那种‘豪门’。所以即使是孙家这种家庭,要办什么大事,比如说孩子们的婚姻嫁娶,那也是需要计算的。

  现在找孩子们要家用,本身的意思并不是真的‘家用’,而是替孩子们攒着。将来要结婚了、要有自己的小家庭了,都是要花钱的!至于单身小青年,一个个的少有算计,通常是有多少工资就花多少,当爹妈的哪里放心让他们自己攒钱!

  孙继东有点儿奇怪妈怎么问这个问题,不过不等孙继东说什么,孙卫南先嚎了起来:“妈,您怎么回事儿啊?这可不公平啊!都是交伙食费,怎么到我的时候就不问问钱够不够用?哥的工资比我还高,怎么可能钱不够用?难道哥说钱不够用,您就不要他的伙食费了?”

  其实说起来在大院子弟中,孙家孩子这样的已经算是比较懂事的了。

  大院子弟,除开极个别的家庭负担极重,即使有高收入也生活贫困,其他的在这个时候都属于生活的不错了。像是已经工作的年轻子弟,别说给家里交伙食费了,每个月不用再找家里蹭钱就算是好的了!

  向孙家孩子这种每个月还给家里拿钱的,确实算是‘懂事’了。

  孙妈斜了小儿子一眼,没好气道:“你和你哥能一样吗?你哥现在正谈对象呢,可不得多花钱吗!钱不够,难道还在人姑娘面前露怯?你要是能找个对象来,我也能不要你交伙食费!”

  孙卫南犯嘀咕:“我是找不到对象吗?不乐意找而已...”

  这话说的半真半假,孙卫南的条件算是很不错的了。如果是找个对象,确实很简单,就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对象,经几个长辈介绍介绍也是手到擒来!不过他年纪不大,虽说精力充沛吧,对‘媳妇儿’这种存在也不是特别在意。

  他在大院儿里已经有几个发小结婚了...说真的,结婚之后有点儿无聊哦...

  算了叭,他还没玩儿够呢!

  “不用了,妈。”孙继东依旧交伙食费:“钱一直够。”

  这不是说假的,他的钱确实是一直够的。他的工资不低,就算是交了伙食费,依旧剩下不少!更重要的是,他私底下做的‘生意’一直在赚钱。何况他谈对象其实也没有别人想象中的费钱。

  他和毛思嘉出去花钱确实比较多,他们很少完全去免费的地方,无论是吃的玩的都是很好很好的。但真要说起来,他们出去的机会却并不多,主要是休假日要碰到一起实在是不容易。

  他们两个在一起真正的开销大头在于送礼物上,不过真说起这个来也是有来有往,不存在一方单给对方花钱的情况。

  孙妈听了孙继东这话不置可否,只是说:“你这孩子知道意思就好了,我听卫南说你前个新穿的皮鞋是人家姑娘送的...还是什么上海买的。我给你刷鞋油的时候看了看,确实不是一般的皮鞋,很贵吧?人姑娘送你这么贵的东西,你不能一点儿表示都没有...不缺钱回礼吗?”

  这个时候的皮鞋价格也是有高有低的,既有十来块钱就能买一双的,也有几十块钱的。追求更高档的,进口货也可以挑选呢...前提是要有钱!

  毛思嘉送给孙继东的那双不是进口货,却也是非常好的了,是她托毛爸出差上海的时候买回来的。这皮鞋可不是工厂出来的,而是手工做的!

  想当年上海是远东第一的港口,无数新潮的西洋玩意儿都是从这里传入国内的。当时上海有钱人、外国人都很多,自然诞生了一大批手工匠人,皮鞋匠也在这之内。后来新中国建立,这些皮鞋匠依旧做鞋,只不过进入了国企或集体而已。

  手工做的皮鞋,挑流行的款式、好的皮子,用上等的手艺...这个时代还真是上海人生活的精致!

  毛爸知道女儿对象会给女儿送挺贵的礼物,让闺女不要收这些礼物反而被另一种道理说服了。

  “有什么不能收的,有来有回就行了,我们家又不是还不起那样的礼!”毛思嘉对此是这么个想法。

  毛爸一听也是,所以毛思嘉托他从上海带皮鞋过来还礼时他就格外上心,找的是最好的师傅,挑的是最好的皮子!主要是他感觉的到,闺女这对象不一般,可不能让闺女这个时候给人压一头。

  那多没面子啊!

  “不缺。”孙继东摇了摇头,转头就去整理公文包了。

  虽然还没见过二儿子对象,但孙妈对这个女孩儿印象是很不错的。从小儿子这里她知道了不少事,也能看到二儿子在这个姑娘身上花钱比较多。虽说谈恋爱的时候男的出钱多一些也算是大家都认可的,但真的就这么接受了也会让她这个当妈的觉得不太舒服。

  要是一味拒绝,似乎也不太好。她倒是知道那姑娘不是什么大院子女,虽然工作不错、家庭条件不错,却依旧是城里住胡同的姑娘。这样的姑娘太会算账,她又会觉得是不是小家子气了一点儿。

  就是现在这种有来有往的表现让孙妈初步有了一个好印象。

  “你和你对象...最近相处的还好?”孙妈忍不住问。

  孙继东眼睛里满是诧异,他不知道自己哪里让母亲有了这种错觉——和思嘉相处的不好?

  “不是、不是...”孙妈读懂了儿子的意思,想了想,还是单刀直入:“继东啊,你和这姑娘处的也挺久的了,什么时候把人给带回家里看看呢?”

  “你怎么了?”今天一见面毛思嘉就觉得孙继东有点儿不在状态,似乎常常看着她出神:“最近工作太累了吗?”

  孙继东摇了摇头:“想起我妈前两天说的事了。”

  “?”毛思嘉示意他继续说。

  孙继东低声:“我爸妈想见见你。”

  当时孙妈表示孙继东该把人带回家看看了,孙继东当时什么都没说,就单纯保持沉默,然后趁着上班躲出去了。但这件事已经留在他心里了...他也忍不住考虑...是不是真的应该进入下一阶段了。

  之前他是没有想过这个的,应该说无遐去想。在他和毛思嘉的关系上孙继东很多时候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是他不负责任,而是无法去想太多。对于孙继东来说,提前认识毛思嘉,又赶在其他人之前和她确定了现在的关系,这些足够让他‘无暇他顾’了。

  这就像一个突然中了千万大奖的人,他难道能在短时间内规划好自己要用这些钱怎样改变自己的人生吗?接二连三到来的‘不同命运’让孙继东很多时候都是在适应和过去的不同,他总觉得现在就很好了。

  至于改变现有的关系,进入下一段关系...他虽然知道有这么个阶段,却不能意识到自己和毛思嘉也能考虑这个。至于毛思嘉,毛思嘉貌似比孙继东懂的多一些,事实上她懂个球球!

  虽然她经历特殊,却也无法改变这是她第一次恋爱。对于她这样观念的姑娘来说,第一次恋爱、自己十八岁等等因素影响了判断...她甚至都没想过见家长这件事!

  她也知道谈恋爱是要结婚的,但那好像离她好远好远,远到她都不用去考虑什么时候发生。

  孙继东是经过母亲的提醒才受到启发的...是的,如果按照这个时候青年男女的正常操作,他和毛思嘉是该考虑接下来的事的。

  而只要考虑这件事,他就没法不去想——和毛思嘉结婚,然后每天都生活在一起。

  至于毛思嘉,说实在的,她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到了...emmmm,果然还是太突然了。

  但更让她意外的是,虽然有些突然,觉得被惊到了,可扪心自问她是怎么想的呢?她却觉得这个说法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也就是说,她并不排斥见家长这件事。

  见家长不等于结婚,但却是意味着和另一个家庭熟悉起来。熟悉起来并不是平白来的,需要花时间精力,同时也意味着两个人的关系真正覆盖到两个人的圈子。基本上来说,见过家长之后就又上了一道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