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9章 自古权奸通情理(2 / 2)


“圣人宫中球队,虽是技艺精湛,但臣却不看好他们,不是因为他们踢球不行,而是因为他们经验不足。臣今日观球,便有所感,关云长社去载胜后,为了赢得今次,一直闭门苦练,而赵子龙社则是与京中坊市球队打了个遍,还到了东都去与东都球社比过……”

他二人绕着一场球谈得津津有味,那边杨慎矜却是坐立不安,手都不知搁在哪儿好。不过如今虽是尴尬难过,但杨慎矜内心里却是盼望,这一刻能更长久些为好。因为这个时候,李隆基与李林甫,仿佛都将他忘了。

唯有叶畅,一边听着发笑,一边贼眼溜溜地向他这里扫过来。杨慎矜心中对这厮很是不满,但又怕他提醒了李林甫,故此不与叶畅目光相对。

叶畅暗暗佩服,李林甫能成为玄宗朝的权臣奸相,本领比他是要强得多了。方才那番话,看似是在说球社,实际上却是委婉地对李隆基说,一个没有经验的宰相,是比不过一个有经验的宰相的。

“方才圣人说,有人咒臣老病,此事不可不究”杨慎矜没有高兴多久,李林甫在借题发挥之后,又提到了说他生病之事:“臣若重病不起,岂有不禀报圣人之理只怕是有人等不及臣老死,迫不及待想要替臣之位。臣非恋栈之辈,若朝野之中,有足以代臣之贤人,臣必请辞让贤。但这等包藏祸心之辈,若不察之,难免会因为失望铤而走险,蛊惑皇子行大逆之事,还请圣人详察

他话音未落,那边杨慎矜手一软,手中的朝笏掉在地上,吧嗒一声响。李隆基与李林甫同时向他看来,目光同样阴沉,只不过李隆基毫不掩饰自己的神情,而李林甫阴沉的目光持继片刻后转换,取而代之的是似笑非笑:“杨侍郎如此……莫非有何不同意见?”

“这个……臣……臣无意见。”杨慎矜于巴巴地道。

高力士暗暗摇头,这杨慎矜被李林甫夺了气势,连背水一战的勇气都没有,枉自己以为会有热闹可看,如今看来,根本就是一面倒

“唔,你先退下吧。”李隆基掸了掸手道。

李林甫方才一番话,说动了他的心。

这些人认为李林甫老病当退,那么他的儿子们会不会认为他这个皇帝也已经老病当退?

李隆基虽是倦于政事,却还不想交出自己裁决天下的权力,这种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只要一接触了,就绝难放弃。杨慎矜对李林甫的态度,让他不禁生出兔死孤悲之叹

杨慎矜终于能够从这尴尬的局面中脱出,他出了院门,长长出了口气,但内心不但没有轻松,反而悬得更高。

他知道自己今天连犯二错,第一错是不该被杨洄、杨齐宣蛊惑,竟然妄图窥探李林甫的相位;第二个错则是刚才,应对这场危机时,显得既无智谋,又不果决。

可是在李隆基与李林甫两人面前时,他去哪里寻找智慧和果决?

长叹了一声,心中琢磨着,自己虽然窥探相位,可毕竟还没有什么具体动作,李林甫虽是怀猜忌之心,但此前李林甫就已经有些猜忌他了,想来……也不过再多一分。

债多不悉,虱多不痒,就这么样吧

半是自我安慰,半是自暴自弃,杨慎矜离开了兴庆宫。他却不知,李林甫与叶畅一般,绝不是报仇十年不晚的君子。

在杨慎矜离开后,李林甫直接道:“臣料想在圣人面前进谗,说臣老病不堪者,必杨慎矜也”

“卿何以见得?”李隆基仍然阴着脸问道。

“臣为宰相,为陛下选贤荐能,乃是臣之本份。臣见杨慎矜颇有理财之能,荐之为御史中丞,又举之为户部侍郎,此臣忠于陛下之职份也。但臣识人亦有不明之处,杨慎矜虽是有才,心却不足,与他为侍郎,他就想着为宰相,以他为宰相,他便想着圣人的大宝……臣为其绊足之石,目中之刺,除臣而后快,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听得李林甫就这样直截了当地进谗言,而且说得义正词严,仿佛他所说的每一句都千真万确毫无问题,叶畅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千古奸臣,果然非常人所能及,他这么肯定地态度,连叶畅都几乎要被感染了。

但不仅如此,李林甫只是一顿,又继续道:“若非圣人今日赐布,臣进宫谢恩,只怕圣人真会以为臣已老朽不堪用。臣若去位,陈希烈虽贤,却非杨慎矜之敌。杨慎矜必外结其党内联宗室,以图不世之功”

这又是说杨慎矜可能勾联太子李亨,逼李隆基禅位。这也是李隆基最怕的事情,李隆基面色沉郁,却不置可否,只是捋须。过了好一会儿,李隆基看向高力士:“高将军,你看如何?”

“奴婢乃天子家奴,此为公事,圣人不当问奴婢。”高力士毫不犹豫地推了个一于二净,虽然没有附合李林甫,却也没有替杨慎矜辩护一句。

李隆基又看向杨玉环,杨玉环却早早地闪开,自顾自在那儿采摘着花瓣,据说今夜她要用花瓣来沐浴。见李隆基望过来,她双颊流丹,嫣然一笑,风情万种,看得李隆基心中一漾。

不过现在还是处置正事的时候……

李隆基目光转了一圈,然后停到了叶畅身上。

“叶畅,你以为如何?”李隆基道。

叶畅刚刚跟着李林甫暗暗学,一个奸臣是如何养成的,听得李隆基问,立刻又开始跟着高力士学,一棵墙头草是如何长成的:“臣乃边将,不谙朝中之事,圣人若问臣辽东情形,臣可举一反三,若问臣安东商会今年预计收入,臣可娓娓道来,但问臣朝中之事,臣就只能瞠目结舌不知所云了。”

高力士看着叶畅,眼中带着一丝笑意,叶畅也看着这个老太监,眼中同样带着一丝笑意。

“杨慎矜虽是不谨,人云亦云,但并无大过,而且办事还算兢业,这样吧,罚铜即可……”李隆基道。

他这处断说出来,叶畅立刻去看李林甫,与李林甫给杨慎矜栽上的罪名相比,这个处罚,真只是轻轻落下。李隆基维护杨慎矜的心思很明显,叶畅觉得,大约李隆基是真的为后李林甫时代考虑了。

李林甫神情未变,也不抗辩争执,只是一揖:“圣人宽容,想来杨慎矜会幡然悔悟,自此忠于陛下,愿倾心报国。”

他这话让李隆基很满意,这位曾经英明的皇帝点了点头,笑着道:“李卿向来通情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