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0章开始东征(2 / 2)


  他感觉自己坠进了一个深坑里,什么时候能够活着爬出来,他不得而知。

  因此,他终日倦倦的,衣裳皱如咸菜,胡子如同杂草疯长,就像一个遢塌至极的中年男人。

  江南的家臣们看着着急,然而也没有任何办法。

  李信志就这样天天喝酒,就这样醉熏熏,浑浑噩噩的过了整个冬天,然后又昏昏沉沉的迎来了春天。

  看到春天的阳光温暖明媚,照在自己的身上,照在他的酒杯上,听着窗外百灵鸟的宛转鸣叫,他也知道春天来了。

  李信志睁开醉眼惺松的眼睛,看着外面的春光灿烂,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杏花开了,樱花也开了,这些花儿如同比美的美人,竞相开放,但是很快的,春风吹过来,它们又谢掉了,树梢上的绿叶子多了起来,已经到了阳春四月天,空气粘得发稠,四周都是暖乎乎的,湿答答的,惹人沉醉。

  这温暖的春风,吹在他的脸上身上,多像是陶然儿的手,曾经抚在他的身上。

  宫里的宫女太监捱过一个苦寒的冬天,如今看到明媚的春光,大家都很高兴,家臣们看到春天,想着捱这一个苦闷沉寂的冬天,有了希望,相信他们家的帝君也会因此振作起来,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不是吗?

  然而,李信志却仿佛仍旧是老样子,日日缩在书房当中,如同一只乌龟缩在壳里面,一只蜗牛缩在蜗牛壳里,借酒浇愁。

  以前,每年春天,他比任何一个其它季节都要忙碌。李信志喜欢当农民,热爱种植。他的理想是种天下。

  作不成农民,当上帝君之后,他也十分关心春天谷物的种植,所以每年春天,只要节气一到,他一定会亲自骑着马,到江南各个地方的农田去视察一番,关心谷种是否发芽,水田是否施肥,秧苗是否长成等等。

  然而,今年,李信志却仿佛忘记了这一件事,仍旧天天在他的书房慢慢地喝着酒,他怕是要醉死了。

  谷种发芽了,然后秧苗长出来了,再接着,农民将水稻苗移植到田里去了,天气越来越暖和,阳光也越来越灿烂。

  但是李信志仍旧每天焦黄着脸,不紧不慢地喝着他的酒。

  愁绪如同这春天的连绵细雨,无穷无尽,让人绝望。

  他心酸地想,一个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来了,陶然儿去年深秋执意回到中原,与王思明大婚,他们恩恩爱爱地过了一个冬天,现在春天来了,陶然儿此时此刻,恐怕怀上了王思明的孩子。

  不过他又突然想到,在江南的时候,因为他的母亲逼着陶然儿天天喝中药,导致陶然儿流产,最后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也许,陶然儿没有怀上宝宝。

  想到这里,他内心一宽,继而又痛苦起来,他心想,他与陶然儿走到今天,肯定是经过在一起那么多年,他和他母亲伤害她太多,以至于她对他越来越失望,越来越失望,最后所有的爱都被磨光了,所以她走了,她离开江南,去了中原,她嫁给了王思明。

  王思明虽然是一个极坏极坏之人,但是对陶然儿却是好得没话说,他当她像珠宝一样的宠爱着,时间久了,陶然儿自然被他感动,因此嫁给了他吧。

  李信志难过地想,也许因为陶然儿生活幸福,此时此刻,她已经有了生育能力,所以极有可能,她已经怀上了王思明的孩子,也许——

  因为分别了千山万水,日日想念也见不着面,所以只能胡乱猜测,也许也许,种种也许。

  在每一个晚上,在梦里,他总可以看到陶然儿如同月光般洁白的脸,她如同樱花一般的嘴唇,她伏在他身上时,那种吐气如兰的娇媚。

  想到这里,李信志的内心痛苦得如同刀割,他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道,陶然儿啊陶然儿,你可知道,我多么痛苦,你不爱我了,可我还在爱着你,你忘记我了,我却天天在思念你,你过崭新的日子去了,我却陷在往事里,振作不起来。

  李信志非常的难过。

  这一天,江南的家臣听到了王思明与陶然儿一直亲率大军东征的消息,好比半空中突然一声焦雷,天地为这震憾,他们不由十分震惊害怕,他们约好了一齐找到李信志的书房,要告诉他这个惊天动地的可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