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0章开始东征(1 / 2)





  (120)

  王思明决定东征之后,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就出发了。

  出发的那一天,天气很好,阳光金灿灿的,军队的旗帜在春日的和风中迎风飘扬,将士们也群情激昂,号角一声声地吹起来,鼓声擂得震天响,这仿佛是一只由人兵器战马组成的森林大军。

  王思明穿着金袍金甲,在春天的阳光中,像一陀金子似的闪闪发光,陶然儿女扮男装,打扮成军师的样子,坐在战车里,跟在王思明的身边。

  王思明强烈建议陶然儿也穿金色,陶然儿实在受不了他恶俗的品味,想穿白色或者黑色,王思明认为不好看,太素净显得不吉利,强烈反对。陶然儿无奈之下,为了哄他上路,陶然儿只好妥协,退让一步,改穿黄色。因此,出发那一天,她穿着黄色的织锦袍,戴着军师的帽子,手上拿着镶着金丝的檀香木扇子,坐在战车上就出发了。

  为了将王家势力一网打尽,在出发之前,陶然儿极力游说王思明:“为了确保东征的成功,务必将所有的忠臣良将,以及谋略过人的家臣全部带上。”王思明也欣然应允。

  呵呵,陶然儿得意地想,全部带上,然后诱拐到江东腹地,一网打尽。

  因此,出发那天,王思明率领了八十多万军队,如同一条长龙一般,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城出发。

  那天阳光灿烂,围观的百姓很多,观者如垛。很多百姓因为喜欢陶然儿,对天下太平抱着强烈的渴望,看到传说中的女军师带兵出征,因此纷纷来送行。

  百姓们热情如火,手里捧着酒菜瓜果鲜花,脸上是真诚的笑容。

  王思明有些自恋,以为百姓是为他这么做的,他感到无上的荣光,更加意气风发,得意非凡。

  王思明的大军简直如同洪水一般,气势惊人,看到百姓夹道欢送,眼里都是敬畏的神光,高高坐在马背上的王思明也禁不住内心一阵得意。

  但是如此一来,后方就虚空了。

  看似风光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在王思明东征的过程中,如果有人这个时候入侵中原,很有可能后方失守,但是陶然儿又再次给王思明灌迷魂汤,那就是:“不会有人趁虚而入的,江东听说中原东征,肯定自顾不暇,忙着修缮工事,以备抗敌;至于江南,山高水远,他们肯定不会来北方入侵长安,给他们熊心豹子胆,他们也没有勇气,再说了,就算江南入侵中原,江东距离江南很近,如果后方告急,王家大军完全可以扭转方向,转而攻打江南。到时候谁胜谁败说不定呢。”

  王思明争战十多年,对于作战也有着丰富的经验,陶然儿说出这些,也是基于自己丰富的战场经验,从实际出发的,所以这一席话说服了王思明。

  因此,王思明只留了七八个并不怎么厉害的将士以及三四个并不怎么聪明的谋臣带着几万士兵留守后方,他带着陶然儿,亲率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长安城出发东征去了。

  庞大的队伍如同洪流,越过田野,漫过山川,穿过麦田,向江东进军。

  王思明东征的事情,自从他带着大军与陶然儿一起离开长安城的那一刻,这个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长安城,继而传遍了全天下。

  天下人人为之震惊。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春雷,让所有人都惊醒抬头。

  很快的,江南的李信志就收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

  自从李大娘过世之后,李信志的心情就一直很沉郁,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因为他再三挽留,陶然儿也没有留在江南,反倒是倔强执着地去了中原,投进了王思明的怀抱。李信志的一颗心简直被陶然儿碎成了渣渣,失落在地上,怎么拾也拾不起来。

  他开始不理朝政,日日醉酒。